由于种棉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少,到了清代康乾之时,整个上海地区,正如两江总督高晋所说:“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由材料可知康乾时期
A.种植水稻比种植棉花获利更多 | B.农民没有改变自己的种植结构 |
C.该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D.政府已经不在该地征收粮食税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C.内阁地位等同于六部 |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
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 |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
A.解除地方割据 | 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
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 D.改革官制 |
以下对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的表述,准确的是
A.鼓励农业,禁止商业 | B.重视农业,放任商业 |
C.以农为本,工商为末 | D.农业为主,工商皆本 |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是
①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③区域性大商帮形成 ④贵金属白银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文献通考·钱币考二》载:“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应包括
①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 ②交子出现在古代的四川
③是由官府发行的货币 ④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谋危社稷……赖神发其奸,皆就臻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据此,该上谕应出自
A.秦始皇 | B.唐太宗 | C.明太祖 | D.明成祖 |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 B.宋太祖 | C.明太祖 | D.清雍正帝 |
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 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
清朝设置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主要职能是
A.管理全国宗教事务 |
B.管理全国所有少数民族事务 |
C.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 |
D.主管边疆地区设置的军政机构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俞大娘航船”和夜市 ③商帮和会馆 ④工商食官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 |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 D.商品经济活跃 |
《旧唐书》载,贞观年间,“绝域君长①,皆来朝贡;九夷重译②,相望于道。”(①绝域君长:指各个国家。②九夷重译:指各国翻译人员。)《旧唐书》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唐朝
①国势强盛 ②成为世界中心
③对外开放 ④国际影响深远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