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国统区扶植合作社发展,中共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请阅读下图,能看出根据地分布的特点有
①大多建于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
②远离大中城市
③地处两省或数省交界处
④山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B.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C.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政策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这一看法忽视了
A.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
B.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D.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 |
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开展土地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表明中共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
B.是毛泽东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 |
C.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物 |
D.主要是为了配合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进行土地改革,其富民目的的核心是
A.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
B.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 |
C.调整生产关系,消除封建剥削 |
D.大力发展农业 |
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共斗争策略,表述正确的是
A.斗争的矛头始终指向国民党集团 |
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C.反对国民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D.始终力争与资产阶级各派别联盟 |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八七会议” |
20世纪30年代,英美对日本侵华由绥靖到遏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A.促成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维护本国利益 |
C.推动日本进攻苏联 |
D.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政局的变化表现在
①新军阀代替旧军阀的统治;
②由阶级矛盾为主到中日民族矛盾为主;
③国共由分裂、对峙走向再次合作;
④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国民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航程上有着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②共产党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
③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④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诗词所反映近代民主革命的时代特点,最确切地说应是 ( )
A.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 B.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
C.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后曾下令焚毁一切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其根本目的是
A.改变学校的教学内容 |
B.消除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影响 |
C.实现“中日亲善” |
D.消磨、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 |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B.“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
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