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
2008年8月8号,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有震撼人心的一幕: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对以上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表述错误的是
A.孔子的“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 |
B.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大小篆一隶书一楷书的演变过程 |
C.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 |
D.新文化运动倡导简体汉字 |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
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月革命 |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 |
B.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评价的是
A.美国总统共和制 | B.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
C.英国君主立宪制 | D.法国议会共和制生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 B.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
C.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 D.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轶事 |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30多部重要法律。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
B.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
C.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
B.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
D.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成功的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