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核能在上世纪中期得到广泛运用,它的诸多优点为我们所公认:不会像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是化石燃料的数百万倍。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最大的担忧在于,人为或极端环境因素有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物质外泄,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日本核泄漏事故为人类利用核能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风险和弊端。石油钻探过程中可能出现油井爆炸和原油泄漏;煤炭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矿难;利用太阳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对待此次事故的正确的态度是以之为鉴,定期做好核电站的维护和检查,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提高安全利用核能的能力、防范其潜在的危害。
材料中国一直致力于救灾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减灾能力建设,在重大灾害中相互援助。日本地震中,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 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说明加强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因。
日本地震“冲击波”影响了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云集北京的中外学者向日本遇难者致哀的同时,也对日本地震造成的“经济冲击波”各抒己见。
观点一: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从短期看,地震会令日本经济放缓甚至重新出现负增长;从中期看,抗震救灾会增加需求,拉动日本经济增长;从长期看,地震加剧了日本的财政负担。这对负债水平已经很高的日本来说,是不利的。
观点二: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迈克尔·博斯金认为,一、两个季度内,日本经济可能是负增长。但随着重建的开始,它又会回到正增长,就像美国当年受飓风影响一样。
观点三: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里埃尔·罗比尼表示,日本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比如汽车、半导体、钢铁,日本公司关闭后,将对这些产业的上游、下游产生较大冲击。
观点四:道达尔集团董事长马哲睿指出,日本的核辐射事件,可能会使核电产业的发展延迟好几年。这会令全球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
(1)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观点一的合理性。
(2)结合上述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日本地震带来的“经济冲击波”为什么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材料一: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方面看,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从全球视野看,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起全球经济增长与经济失衡的责任,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材料二:践行包容性增长关键在于政府履行好责任,胡主席提出4点建议:一是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二是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四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四点建议是从制度入手,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
材料三:包容性增长要推进社会制度建设。2010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该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自2007年12月第一次审议,到今天刚刚通过,差不多审议了3年的时间,共审议了4次。一般的法律案审议3次,这部法律案审议了三年四次,可以看出社会对这部法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来,这部法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涉及的制度特别复杂。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第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保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次审议的时候,应该说法律草案规定的覆盖面还是有限的,这三年的过程也是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公民、企业和政府社会保险意识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原因及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政府履行好责任践行包容性增长对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三年四次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一些亮点,有一些制度上的突破”是如何体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
2010年,世博会、碳减排与我们不期而遇。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低减排将引发经济、产业、科技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干革命。某校高三班同学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以“世博”、“低碳”为主题展开了一次专题讨论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材料一 第一组的同学介绍说,世博会有句名言:一切始于博会。白炽灯、缝纫机、蒸汔机、火车头、电视机、电话机、电影,甚至巧克力、冰淇淋、汉堡包都是在世博会上展示的。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成为开启并推进低碳经济的走点。
材料二 2010年10 月31日,上海世博会大幕落下。温家宝总理说,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良好机会。“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在这里,既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又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共同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我们应该怎样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中国坚定推进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的正确性。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 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此次决定,认为中央允许土地流转非常及时,中国第二次伟大而深远的改革大浪潮将再次从农村掀起。
材料二:中国的农村问题实质是城市化的问题。见童大焕的评论《三农改革90%功夫应着眼于城市》——“当年,有2.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月均收入大致1000元,平均到7.28亿(中国城市化率约44%)农村人口头上,平均每人每年是3725元。就是说,今天的中国农民,从总体上看,其90%的收入已经来自非农收入。而2.26亿农民工也意味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在城市打工。 换一个角度说,2007年中国农民人均4140元的年收入中,只有415元来自农村、农业。即使以最好的结果来推论,今后公司+农户、农民自主合作、外向型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等形式使农民的农业收入10倍、20倍地增加,也始终无力拉平城乡收入差距。因此,绝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成为新市民,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民自发、自觉的必然选择。”对二元体制有大的突破,农民的命运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
(1)结合材料一,从政党知识角度说明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此次决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分析说明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商务部官方网站2009年4月2日披露消息,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保监会等八部门于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从五个方面促进中国汽车消费,扩大内需,缓解就业。
材料一: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大中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不断攀升,私人轿车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财富地位的象征,而是成为相当一批普通老百姓的代步工具,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了“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但随着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燃油紧缺等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有加速恶化的趋势。
材料二:国外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 私车一律停郊外 -------华盛顿:公交车送官员上下班
--------巴黎: “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东京: 地铁至上
--------伦敦: 停车费抑制轿车
材料三: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可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综合上诉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民我国汽车消费热形成的原因
(2)国外这些大城市的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哲学道理?
(3)用所学的经济、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汽车生产企业和政府怎样才能既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又尽量减少其负面效应?
材料一:近年来,N市在外来人员100人以上的村(社区)都建立了由社区(村)党支部、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管理和协调的社会融合组织。这一组织立足新老市民共建共促共享,帮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新老市民交流沟通、政治参与、共同服务、组织动员和融合共进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一组织管理协调,N市外来人员实现了由“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到“新市民”的转变,N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为此,N市“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荣获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
材料二:为了破解外来人口对本地人的心理障碍,增进外来人口和本地人的感情,近年来,N市的企业和街道从外来人口的文化需求入手,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特别是积极动员外来人口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由于实现文化共享,外来务工人口的业余生活充实了,外来人员更愿意工作、生活和居住在当地,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进程大大加快。
(1)简要分析N市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给我们的唯物史观启示。
(2)结合材料二,分析文化活动之所以能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基本道理。
材料一:2009年年底以来,为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和防止房地产泡沫,使广大民众居者有其屋,H市政府根据国务院的“国四条”和“国八条”的精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如对二套房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60%;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本地2套房和外地1套房家庭将停购等。并且还出台了市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要求将房价增幅控制在“低于年度生产总值增幅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材料二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H市政府在这轮房地产价格调控中所运用的调控手段及其调控所产生的结果。
(2)H市政府之所以运用材料一中的调控手段,其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的实际情况,有人据此得出:“只要来真格的,我国政府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因为它具有无限的权力”。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献礼剧或者主旋律电视剧是中国特色,长期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2011央视大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以纪实手法把黑白纪录片和现实生活剪辑在一起,表现“两弹一星、文革风云”。那个“带劲年代”的科学家白天挨斗、晚上科研,在逆境中奋斗,“饿肚子搞原子弹”的愈挫愈勇的精神强烈震撼了80后、90后的年轻人,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材料二 因为涉及“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以及中美苏台三国四方的冷战格局,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被列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范畴。与以往不同的是,献礼剧第一次以“自下而上”的路线由民营公司制作完成。民营公司拍主旋律“献礼剧”既要看准“政府采购”的需要,又要控制成本。为了叫好又赚钱,三年来主创人员查阅了3000万字资料,九易其稿,写成了120万字的剧本,36集剧由政府采购每集60万,第一轮就收回了两千多万的全部投资。
(1)透视这部为建党90周年和钱学森诞辰100周年而做的献礼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收视率是检验文化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尺”。请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府采购”主旋律文化产品包含的经济学道理。
(3)你认为民营公司要投资“主旋律”献礼剧,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至少列举四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案是政协委员发行职责的重要形式。每年政协大会,作为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都会根据各自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愿望和诉求,向国家谏诤言、献良策,成为大会上一道亮丽风景。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分别向大会提交了20至30篇提案和大会发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材料二 1998年和住房商品化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给房地产开发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但是“现在较多资源都集中到房地产业,已造成资源配置失衡,经济面临结构性风险。”2011年3月8日,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大会提交的提案中指出:目前,房地产业除在大规模产出和自身就业增长两方面外,在节约资源、产业带动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不具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必要条件。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看,在经济发展初期,大多注重房地产资本属性,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房地产民生属性开始受到关注,其支柱地位逐步被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取代。建议:“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必须与民生紧密结合,财政、税收、信贷、住房、融资、土地等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要以是否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考量标准。”
(1)用政党的有知识分析民主党派向人民政协提交民生提案的依据?
(2)结合上述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民革中央提案内容的合理性。
材料一 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注: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6亿人。
材料二 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针对目前的收入差距不合理主要是初次分配领域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追求“民富”,主张实现“两个同步”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中反映出的问题?
(2)结合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变化,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3)有人认为“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发表关于反腐的白皮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目前,已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盐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各监督主体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合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
材料二 中国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制定《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中的廉政文化精华,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书画展览和公益广告等形式表现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出一批主题昂扬向上、时代特色鲜明、体现人文关怀的优秀廉政作品。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歌颂了中华民族崇尚廉洁的优良传统,展示了廉政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了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中重视人大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一首《爱我中华》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也说明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深得人心,符合我国的国情。
(1)填空:单一制国家具有全国只有一个_______________、一部___________、一种法律体系的特征。
(2)有人认为,世界上多民族的国家一般采用联邦制的结构形式,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应该采用联邦制。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予以评析?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群大学毕业生到一家企业应聘。面试时,招聘者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根一尺长的米尺,要求他们测量出20层楼的高度。有的同学一层一层地量,有的同学则利用几何繁琐地计算,虽然不限于既定的理解,仍然未能摆脱度量计算的理解;而小亚同学则完全突破了既定的理解,来到大楼管理处询问,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最后,他被录用了。
(1)填空:小亚同学成功运用了发散思维,体现了思维发散的思路具有__________,思维发散的结果具有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思维发散是离不开方法与诀窍的,所以,思维发散只有依靠思维发散的技法。请运用思维的有关知识予以辨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在举办“科技节”活动中,小明同学一组六人积极参与了以“科技与社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认真搜集材料。
【放眼世界】
位于美国加州的苹果公司是全球重要的科技电子产品公司,在业界以创新闻名,已推出了Macintosh计算机、iPod音乐播放器、iPhone手机以及最新的iPad平板计算机等知名产品,其中,智能型手机iPhone4让苹果公司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也带起了一股厂商纷纷群起效尤的风潮。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可能给我国同类企业带来的影响。
【胸怀祖国】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展开了讨论,你可以运用哪些观点参与讨论?
【情系家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德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1年春,宁德市区启用了新型的智能化公交站台。站台的顶棚采用太阳能供电,中间是智能显示屏和公交线路图,乘客通过显示屏即可知道等候的公交车距离本站还有多远,还要等待多久,是否堵车等信息。(3)根据该材料,小明同学得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结论,请你谈谈其主要理论依据。
【积极参与】
2011年3月,第26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隆重举行。宁德市参赛选手共斩获6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4人获得卢嘉锡基金奖,成绩为历年来最好。
(4)通过这次活动,小明同学决心要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有所作为,请你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为他提出建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各地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的总和。A市某校高三(1)班同学商定以“蓝色的海洋,美好的未来”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海洋,亦是国土】
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到,我国拥有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然而在我国公民海洋观念淡薄,缺乏海洋国土意识。对此同学们在校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63%的同学知道我国的领海也是国土的一部分,而对于这部分国土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只有23%,甚至有10%的同学表示对此完全不了解。
(1)该班同学发帖认为: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势在必行。请你分别从文化生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海洋,共同开发】
某同学提出:海洋也是外交的战场。并提供了下列材料作为佐证:近年来,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对我国部分领海提出了领土要求,对此,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如对日本所提出的所谓“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出的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合理性?
【海洋,“蓝色引擎”】
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A市位于我国东部黄海沿岸,海岸线总长582公里,海域面积18897平方公里;拥有多个海港,与上海港、基隆港、日本长崎港、韩国釜山港的距离均在650海里以内;海洋鱼类资源丰富,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储油沉积盆地;另外,该市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原因,该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瓶颈状态。
(3)该班同学在学校网络论坛上发布了“我为家乡海洋经济发展提建议”的网贴。若你参与,请回帖说明你的经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