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教育部网站2010年11月19日公布了由五部门联合制定的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案,今后我国将进一步强化高考加分监管,加大打击力度。这在同学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维护高考公平”为主题进行哲学方面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分析政策: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从加分项目是否合理、加分分值是否合适、约束条件是否增加、监督管理如何加强、违规惩处如何加大等5个方面,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认真评估,客观、全面地审视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规范和调整工作以当前较为突出的项目作为突破口,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项调整、两项规范。两项调整是调整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两项规范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
(1)请你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五部门联合发文加大高考加分打假力度维护高考公平的原理依据。(6分)
献计献策:探究小组了解到,本次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参加全国中学生奥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二是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等。新方案的出台,可能会对学校的奥赛、体育等特色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假如为贯彻《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这一要求,我省某学校决定开展以“创建特色学校,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2)请你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围绕“特色”、“和谐”两大主题,向学校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8分)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6分)
(3)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6分)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探究活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某校高二(4)班学生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景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就在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温总理直达灾区最前沿,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1)请你用矛盾观谈谈“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认识。
【情景二】此次地震发生后,人们再次想起了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中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
(2)从温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中,你能体会到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我国国有经济在各领域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截至2012年7月)
石化 |
石油 |
电力 |
汽车 |
冶金 |
铁路 |
兵器 |
船舶与航天 |
69.3% |
92.1% |
90.6% |
72.5% |
64.4% |
83.1% |
99.5% |
84.5% |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探究题:(14分)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核辐射造成恐慌远超地震。这一恐慌还引发了中国的一场抢盐大战。网上各类信息流行:“请大家都别抢盐了!早起,穿冒牌运动服出门,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有毒猪血和瘦肉精的双汇,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饭后,在地摊上买本盗版小说盗版光盘,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了...辐射!哼哼......算球!......”这条信息可能有人认为是在搞笑,但也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每一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也给国家经济秩序造成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某校高二学生准备开展一次围绕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活动。
(1)请你为此次调查活动拟一个主题。(2分)
(2)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此次调查的相关资料?(至少列出3个,3分)
(3)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问题?(至少列出3个,3分)
(4)在调查中,你如何结合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给食品生产者进行食品安全宣传?(6分)
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浪潮的冲击,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
甲观点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
乙观点认为:“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对以上两种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 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返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劈山开路。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6分)
(2)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 (6分)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6分)
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常议论的话题。
甲同学:“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的干一辈子就行。”
乙同学:“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就是要靠政府。”
丙同学:“工作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丁同学:“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考一致的工作。”
请对上述四人的观点分别进行简要评析,指出其合理和不足之处?(12分)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6分)
(3)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6分)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
材料二:因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见达赖,中国做出了推迟中欧峰会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欧关系能否回到正常轨道取决于萨科齐能否创造正确条件。欧洲舆论也担心因为萨科齐的决定,整个欧洲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材料三:2011年3月30日,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法国总统萨科齐抵达北京,并前往南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在北京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会见萨科齐,双方将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并表示要一道努力,从各个方面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萨科齐的行为的看法。
(2)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点?
(3)作为当代青年学生,你觉得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应该怎么做?
“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2011年3月26日,全球有10亿民众共同创造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地球一小时”活动成为公众环保意识和普及环保知识的一个很好补充。
某班同学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反思和讨论。
同学甲说:仅景观用灯熄灯一小时就可以让一个地区的照明用电节省下几万千瓦,意义重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鼓励人们少用电。
同学乙认为:在环保领域,既有提倡一天不开车的“无车日”,也有熄灯一小时的“地球一小时”。这类活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家的意识:一是节约能源的意识;二是对地球的责任意识。
同学丙则认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每一次关灯都是为了自己少交电费。对地球负责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今后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你会选择“开灯”还是“关灯”?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论证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