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所谓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内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
注: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0%。
图二: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与“十二五”规划目标 |
|||
类别 |
指标 |
十一五期间(2006-2010) 年均增长 |
十二五期间(2011-2015) 年均增长 |
经济增长 |
国内生产总值 |
7.5 |
7 |
人民生活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5 |
>7 |
(1)请根据图二回答:“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规划目标在“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有了哪些重大的变化?
(2)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结合图一,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十二五”期间经济规划中提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的合理性。
(3)扩大内需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从立法、监管、诚信等环节入手,为我国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不断创建适宜的环境条件。请分析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要从立法、监管、诚信环节入手的经济学理由。(三个角度任选两个角度写即可)
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
经济学理由 |
从立法角度入手 |
|
从监管角度入手 |
|
瑞士政府宣布,将为其他国家打击偷逃税行为提供协助,这意味着瑞士固守了75年的银行保密制度出现松动。一直以来,瑞士正是凭借着对客户隐私“守口如瓶”的银行保密制度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富豪将巨额资产存放在这个欧洲国家以隐匿财产,逃避本国税收。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瑞士在内的“避税天堂”纷纷成为众矢之的,来自美、欧发达经济体的“封杀”呼声日益高涨。一方面,“避税天堂”被指为跨国避税和洗钱提供了温床,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当前各国政府手头吃紧的时候,怎可容忍大笔税收借道“避税天堂”继续流失。
为什么各国政府不能容忍“避税天堂”的存在?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
教育事业 |
卫生事业 |
社会保险 |
社会福利 |
中国 |
4.6% |
3.7% |
6.5% |
2.4% |
发达国家 |
14.2% |
11.3% |
10.1% |
6% |
材料二: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在社会建设方面“欠账”过多,以至广大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问题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请结合材料,为政府“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12分)
2011年国家财政投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消费需求。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材料二 国务院于2011年6月2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指出,财政教育经费的安排使用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结合材料一,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说明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对扩大消费需求有何作用。(8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国家财政在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2006年 |
2008年 |
2010年 |
年均增长 |
GDP(亿元) |
216314 |
314045 |
397983 |
11.2% |
财政收入(亿元) |
38760 |
61330 |
83080 |
21.3%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11759 |
15781 |
19109 |
9.7%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3587 |
4761 |
5919 |
8.9% |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l 1.2%,到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怎样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谈谈你的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A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图
图1 1980-2010年A省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
图2 1980-2010年A省居民收入占GDP的百分
(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图2的信息说明如何解决图1反应的经济问题?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而备受关注。
材料一:
注1:上图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构成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近几年,该省国民收入分配的资金更多流向了政府部门。
表: “十一五”前四年W省城乡居民α值对照表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为解决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材料二:W省针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差别带来的收入差别及农村和农民的需要,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由过去的补贴培训向免费培训转变,外出务工培训向就地就近转移培训转变,为城市和二、三产亚培养人才向为农村和农业培养人才转变,完成近200万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转移能力,激发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3)结合材料二分析W省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4)W省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有人认为,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理应由政府来解决。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提出,明确了以“民富”来进一步推进“国富”,财富分配将从“国富”向“民富”的转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对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以“民富”推进“国富”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赤字规模比上年预算减少15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材料是怎样体现财政作用的?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从不同行业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目前,电力、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从不同群体来看,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当前的23倍;从不同地区来看,2010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相差8倍以上,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材料三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调整收入分配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要求规范收入秩序,整顿收入分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1)简要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2)请从财政、税收角度,就如何解决上题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城镇居民 |
35.8% |
35.3% |
35.1% |
34.8% |
农村居民 |
45.2% |
43.6% |
42.5% |
41.7% |
材料二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表)
选项 |
人数 |
影响程度 |
经济收入 |
5872 |
18.48% |
身心健康 |
5899 |
18.25% |
社会保障 |
4818 |
14.91% |
家庭和睦 |
4728 |
14.63% |
社会环境 |
4587 |
14.19% |
人际关系 |
3401 |
10.52% |
自我价值实现 |
2912 |
9.01% |
小计 |
32317 |
100% |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
原因。
(2)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三条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途径
材料一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同比增长32.4%。2007年全年税收收入49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11813亿元,增长31.4%。
材料二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要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加对薄弱环节、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出,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节能减排和廉租住房建设等方面支出。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 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10分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灾区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回复生产,重建家园。截至4月20日,中央财政已下拨青海抗震救灾资金5亿人们币,用于抢险救灾,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伤员 救治 卫生防疫 学校复课等方面。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财政有哪些作用?
材料一:
表 2008—2010年我国GDP、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
GDP总额 |
财政收入总额 |
2009年 |
340507 |
68518 |
2010年 |
397983 |
83080 |
材料二: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际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惠民工程。请简要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运用财政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
(3)请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中的举措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