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图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表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
材料二:2012年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政府一方面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分类指导,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通过办实事、好事、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发展成果。关键是政府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协调起来。
材料三:历史表明,福利水平过低,人民难以合理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社会不一定稳定;福利水平过高,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并会导致一些人懒惰,不利于社会进步。因此,有人认为:“国家福利”亦福亦祸,人难以把握。
(1)指出材料一中图1、表1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阐明“稳增长与保民生”要协调发展的理由。
(3)运用规律的知识,评析材料三中的观点。
材料一:2008年11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拟在今后两年的时间内安排4万亿资金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材料二:2008年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具体介绍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运用所学知识分析,“4万亿”投资构成是如何体现我国财政作用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
2012年中秋、国庆假期——史上最长“黄金周”,国家首次实行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在政策的激励效应下,不少车主在品尝到免费“蛋糕”的同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大拥堵。景区爆满、路上爆堵,旅游消费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令人咋舌。民众的消费热情被长假充分激活,全国上下呈上一场盛大的假日经济“盛宴”。据报道,假期全国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公路免费政策使全国收费公路减收200亿元左右,国家因此减少30亿元税收。
结合材料,分析黄金周及公路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影响。
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应对。近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中把民生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例如,安排了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安排了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安排了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政府财政投资在当前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宙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东,2011年12月31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利《关于建襟生态山东的决定》。
(1)《决定》指出,要发挥财政在生态山东建设中的作用。请指出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发挥哪些主要作用。(6分)
(2)《决定》同时强调,各级党委要把生态山东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在生态山东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委应如何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6分)
2011年9月14日至16日,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暨新领军者年会在大连举行。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向世界传递了以下信号:中国政府会进一步把握好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等。
温家宝总理向世界传递的信号中体现了哪些经济生活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与水利投资增长情况
注:全国仍有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过2.1亿亩。
材料二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力争今后10年的水利投资达到4万亿元。
材料三 山东近年来通过提升水利保障能力,以占全国1.1%的水资源量,灌溉着占全国6.2%的耕地。统筹治水,初步实现全省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客水的统一配置和科学调度。科学用水,探索出24项重大节水科研成果并大力推广,年节水能力达30多亿立方米。依法管水,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完善各级政府责任制,提高水资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描述图所示经济信息;揭示图8 中两条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经济学依据。
(3)从政治生活角度,依据材料三,分析山东省政府是如何提升水利保障能力的?
财政部公布的年中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向“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一些重点民生项目得到了有力保障。其中教育支出6127.94亿元,增长2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60.1亿元,增长40.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77.64亿元,增长23.8%;农林水事务支出3728.85亿元,增长38.8%;医疗卫生支出2454.54亿元,增长61.4%;住房保障支出1188.75亿元,增长76.6%。真正体现了公共财政“民生优先”的宗旨。
(1)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哪些方向?
(2)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行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幸福指数优化公众心态?
下列是三幅反映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变化的图。
图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图2城乡恩格尔系数 图3 我国基尼系数
注:①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②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的范围,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阅读以上图表,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图3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请你就如何解决图3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国家财政收入 |
18.5 |
24.24 |
31 |
23.1 |
11.7 |
21.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33 |
12.09 |
17.24 |
14.47 |
8.83 |
11.5 |
请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辨析。
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赤字8000亿元,民生投入增长高是本次最大亮点。财政支出将加大民生投入,推动教育、医卫、社保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据此,有人说,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财政赤字越大就越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凸显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分别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所占比重如下表:
主体 |
政府 |
企业 |
居民 |
1995年 |
24.25% |
9.88% |
65.87% |
2010年 |
30.48% |
15.82% |
53.35% |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请运用财政作用知识,阐明科技进步和创新离不开国家财政支持的道理。(3分)
(2)请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阐明企业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道理。(6分)
(3)请你运用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的知识,阐明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的道理。(6分)
材料一:2008-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年份 |
财政收入(万亿元) |
较上年增长(%) |
经济总量(万亿元) |
较上年增长(%) |
2008 |
2.6 |
21.4 |
13.65 |
9.5 |
2009 |
3.09 |
20 |
28.23 |
9.9 |
2010 |
3.9 |
26 |
20.94 |
10.7 |
2011 |
5.13 |
31 |
24.66 |
15.1 |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财政部通知要求,各级
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尽快恢复生产、重建
家园。要科学安排,合理分配使用资金,优先安排重灾区,优先安排因灾生活困难群众的
紧急抢救、转移安置,做好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和遇难人员善后处理工作,解决受灾群众
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截至7月15目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59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36.9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3.63亿元。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
活得到初步安排,灾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展开,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1)材料一体现了经济常识的什么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