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本大题共7分)
2010年年初以来,中央财政和各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7月底,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747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1)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哪些具体用途?
(2)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十一”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表(单位%)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国家财政收入
18.5
24.24
31
23.1
11.7
2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0.33
12.09
17.24
14.47
8.83
11.5

材料二 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谈谈你的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2010年要实施恰当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挥财政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大力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带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房、就学、就业需求的急剧增加。据统计,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
材料二 2011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消费水平与方式在发生变化,从买房、买家电、教育文化娱乐到吃穿用行,会产生巨大的消费转换效应,城镇化所能带动的内需是不可估量的。
联系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财政作用的有关知识,简述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扩大内需的意义。(5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城镇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也日益凸显,传统城镇化模式转型刻不容缓。(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浙江省统计局)
材料一       图1   我国城镇化率十年增长情况

注: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2%。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都在70%以上。
图 2浙江省统筹城乡四大领域实现度

注:该省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发展迅速,2011年城镇化率为62.3%。
材料二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是“人”由农村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的过程,是逐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及农民市民化后的收入、消费、保障能力的过程。
材料三  在新型城镇化热潮中,保护乡土建筑、传承地域文化、延续历史脉络,是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使不能保留更多原汁原味的群落,也要尽量把那些符号性的建筑多保留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弥补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最短板,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
(3)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改造中注重保留传统建筑的做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下面为2013年中央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部分)相关内容表格。

项目
2012年执行数
(亿元)
2013年预算数
(亿元)
预算数占上年执行数的比重(%)
社会保障和变业
4715.77
3750.73
121.9
医疗卫生
1747.78
2035.05
116.4
节能环保
1623.03
1769.10
109.0
科技技术
2034.06
2285.46
112.4

 材料二  2013年,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下半年重点科目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下半年要重点落实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扩大节能家电推广;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等重点节能工程,有效促进资源能源节约;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建设、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切实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1)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的作用的知识分析财政部下发《通知》的必要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利器。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各地要加强重点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大力发展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农药、海洋农业、生态农业等涉农新兴产业。
材料三 目前,中央财政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揭示材料一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据材料一、二,分析企业经营者投资涉农新兴产业的合理性。(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财政的作用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财政政策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体现了2012年我国将实施什么财政政策?请简单介绍该政策。
(2)材料是怎样体现财政作用的?
(3)应该如何稳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过去五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名在世界第100位左右。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但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民年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达0.47。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的主要指标。数值越高,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材料  2012年下半年,由于极端气候频繁,我国南、北方均出现暴雨洪涝的严重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入,积极筹措和合理分配使用财政资金,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解决受灾群众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2)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在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4月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6月28、29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两次召开会议逐条研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法律委员会认为,为了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力度,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是必要的、适时的,同时建议将起征点提高。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该决定将于当年9月1日施行。
此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有以下变化:

调整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1500元
3
0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超过80000元
45
13505
调整前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500元
5
0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1)上述两个图表体现了哪些经济现象?
(2)扣除“三金”后,小李的月收入是6500元,2011年9月起,他所缴纳的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写出计算过程及变化金额)(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请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本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的经济学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情况对比表(部分)

国家
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
中国
40%
1.7%
5%
创新型国家
约70%
约2%,韩国高达3.1%
约12%

注:中国在2001年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为20%。
(1)概括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
(2)运用财政相关知识,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提出建议。(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神舟九号”飞船的成功返航,中国的航天事业引起了高三某班小组的关注,他们通过上网、阅读课外读物,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 我国从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到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首次探月成功,再到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每一次发射都是进一步的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实验都有新的收获和突破。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我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会对接。2012年6月16日18点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空,并成空实现空间自动与手控交汇与分离,揭开了中国航天的崭新阶段。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我国在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进行评析。
信息二 每一次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与航天有关的技术就会大量运用到其它领域。这种产品由于使用了大量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有效保证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虽然它的价格要高一点,但仍然很快取代了其它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上述信息反映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表:2008-2012年农村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指出,关于施政目标,可以说中共十八大已经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就是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也就是说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材料三  十八大报告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及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一届政府施政目标的依据。
(3)阐述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年 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项 目
总量(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量(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量(亿元)
比上年增长(%)
总量(亿元)
比上年增长(%)
GDP
314045
9.6
340903
9.2
397983
10.3
471564
7.8
财政收入
61330
19.5
68518
11.7
83080
21.3
103740
24.8
城镇居民收入
15781
8.4
17175
9.8
19109
7.8
21810
8.4
农村居民收入
4761
8.0
5153
8.5
5919
10.9
6977
10.9

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民富是生产出来的。结合表格运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近5年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已扣除价格因素。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这一经济信息产生的影响。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党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论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