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A.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 | B.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
C.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 D.是抽象的,人的思维无法把握 |
面对半轮太阳,公鸡说:“我不叫,太阳就出不来。”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C.存在就是被感知 | D.天不变,道亦不变 |
我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 )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
B.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遵循规律 |
D.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两位画家以《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画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④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 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
C.正确的运动观 | 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句话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共同之处是肯定( )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于物质 |
B.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
C.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下面漫画“豪华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④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主要说明
A.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B.自然、社会和意识具有相同的本质 |
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D.物质是整个世界唯一的存在方式 |
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 )
①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
③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说明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昨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今年全市范围内共发生地质灾害2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56.1万元。这说明( )
A.自然界的物质性 | B.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 D.自然界是不可认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