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启示我们要获得战争的成功必须
①认识事物的固定规律并指导战争
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机结合
③区分规律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表现指导战争
④先认识战争规律后从事战争实践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实践不仅对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人的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实践 |
B.科学实验 |
C.客观的物质活动 |
D.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有人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两种观点
A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都阐明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B都是错误的,两种观点都割裂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C都是正确的,两种观点只是就内外因的一方面而立论
D都是片面的,两种观点都忽略了内外因的另一个方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
(1)客观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2)无论办什么事都要瞻前顾后,通盘考虑
(3)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4)考虑问题切忌思维的直线性、单一性
A(1)(2)(3) B(1)(2)(3)(4) C(1)(2) D(2)(3)
上题中的说法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有()
A(1)(2)(3)(4) B(5)(6)(7)(8) C(1)(5)(9) D(2)(8)(10)
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1)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
(3)好事多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4)千里之堤,潰于蚁穴--内外因辩证关系
A(1)(2) B(1)(2)(3) C(3)(4) D(2)(3)(4)
"好事多磨"包含的哲理是()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4)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1)(2)(3) B(1)(2)(3)(4) C(1)(3)(4) D(2)(3)(4)
安徽省财政厅优秀选派干部、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扎根基层6年,无私奉献、为民爱民的事迹感动群众,赢得广泛赞誉,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从沈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A.人生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 B.人的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个人的奋斗 |
C.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D.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 |
2009年7月27—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引用中国先哲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主观要符合客观 |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C.要树立全局观念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 (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 B.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
危机,即危险和机遇伴生。危机既有危害深重的一面,也有良机潜伏的另一面;而且,往往危有多深,机就有多大。“危”与“机”并存,我们应该学会转“危”为“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③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④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A.①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建国60年来,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充分证明了社会历史过程是由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这种创造包括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
3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4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123 | B.124 | C.134 | D.234 |
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好事和坏事的区分往往没有实际意义 |
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
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 |
D.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