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
制度改革。材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
A.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六十年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了 ( )
A.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C.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
60岁的新中国还是—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年轻小伙”。既然是“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当然少不了。这体现出 (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
C.矛盾具有普遍性 |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自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六省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中部地区也面临着诸多制约长远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从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上看,这主要体现了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 B.两分法、两点论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了大约25加仑水蒸汽以及水冰。这一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这说明 (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反过来认识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
B.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D.实践能够把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 |
在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中,决定事物质变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A.矛盾的普遍性 | B.矛盾的特殊性 | C.事物的量变 | D.事物的质变 |
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带研究生时,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试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钱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
B.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
C.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
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理想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 B.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
C.人要有物质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 |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
2010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推动作用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朱熹说:“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下列观点与其相同的是 ( )
A.气者,理之依也 | 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
C.子不语怪、力、乱、神 | D.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
人民的好干部王彦生一生恪尽职守,忘我工作。他常说:“幸福=现实/欲望,对一个人来说,欲望高而现实无法满足,就会怨天尤人……我是凭党性凭良心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你知道我最大的愿望、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吗?当个合同工,你要说我不好好干就撤了我”。王彦生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导向作用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天文学家成功预测了 2009年7月22日 近百年来出现的最完美的一次日全食,专家称此次日全食是在1991年至2132年之间发生的日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真理就是科学的理性认识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从哲学上看 ( )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规律和周围环境的认识 |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
C.人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会友好地善待人类 |
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