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坚持“两分法”中的“两”指的是

A.优点和缺点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矛盾双方
D.矛盾双方及其对立和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观点表明

A.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
B.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C.变化就是发展,拒绝变化就是拒绝发展
D.事物是在运动变化中发展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预案编制的目的正如《左传》所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有利于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审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明清之际的叶昼说:“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然趣了,何必实有其事并实有其人?若一一推究如何?岂不令人笑杀?”意思是说,艺术创作并不拘泥于事实上的真实。这是因为

A.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B.艺术创作完全是凭主观想象而虚构的
C.艺术创作并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
来源:历代文人对艺术创作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这就是说

A.矛盾是指回答问题时首尾“打架”的现象
B.矛盾是人的认识所不能反映的东西
C.矛盾不仅是字面上的,而且是事物本身的
D.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客观的东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从人才总量上看,我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远不相适应。”这则材料坚持了这样一个唯物论原则

A.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B.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C.规律有其客观性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前段时间,受投资扩大的拉动,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涨”声一片。许多企业受利益的驱使,对产品市场变化规律分析不够,盲目上马新项目,这必将导致新一轮的重复建设。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才能做好工作 ②做工作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 ③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④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英雄的事迹,一件振奋人心的壮举,都会激励、鼓舞着一代人。任长霞、牛玉儒、杨业功等先进人物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据此完成21~22题。
21.这种利益观
①符合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要求 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③是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④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多种价值观的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任长霞、牛玉儒、杨业功的模范事迹说明
①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②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③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④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中,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边是“我国某企业的资本构成”图,这幅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③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做过“青蛙效应”的实验,是先将青蛙置于常温水中,而后一点一点地注入热水,青蛙就会在浑然不觉中,舒舒服服地被烫死。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青蛙效应”对人们的警示中所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水到渠成、众望所归”体现了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规律是客观的                         D.事物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顺境和逆境的论述中,能够体现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是

A.逆境里才能锻炼成才
B.顺境、逆境都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C.顺境绝对不可能造就强者
D.顺境、逆境对人的成长、成才关系不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经济、中部崛起都是我国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是 

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关键部分对整体有决定作用
C.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我们能够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努力让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这种智慧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类能使客观规律主观化 B.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C.人类能使自然规律社会化 D.人类对规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的把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哲学的运动概念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