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以文化强国目标领航中国号巨轮。山东省日照一中学高三(6)班的同学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共同体成员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表:2002~2012 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可支配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纯收入 |
消费支出 |
文化消费 |
|
2002 |
7 703 |
6 030 |
407 |
2 476 |
1 834 |
47 |
2006 |
11 759 |
8 697 |
591 |
3 587 |
2 829 |
74 |
2012 |
21 810 |
15 161 |
1 102 |
6 977 |
5 221 |
165 |
注:①2012 年 ,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 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 8.1%、6.5%、6.6%和 5.5% 。 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 30%以上。
(1)上述图表(含注)反映了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哪些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材料一: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材料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依据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国人的价值 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产生深刻影响,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到不自信,有的甚至恶意贬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近几年闪耀荧屏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一些综艺节目的版权和模式,都是从海外引进的。这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被誉为国宝级艺术家的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 京剧、昆剧、话剧、歌剧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派”表演艺术。她率先提出将粤剧改编为动画电影的艺术构想,并在2004年推出了《刁蛮公主憨驸马》,不仅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的殊荣,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在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中“坚持政府主导”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一届政府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同时,积极调整税收,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了广大民营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活力。201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49万亿美元,增长22.3%,高出外贸总体增速14.7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而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表现平平。民营企业在2013年的进出口贸易中“一枝独秀”。
材料二:对外文化贸易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部分。2014年,《中国好歌曲》成为中国首档输出海外的原创才艺节目,改变了过去一味依靠引进模仿海外电视节目的局面。从模仿到输出,中国综艺节目终于来了一个漂亮的“转身”。
(1)图1(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2013年民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一枝独秀”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和“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综艺节目实现从模仿到输出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规定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分,实现城乡自由流动,深化户籍改革。为了落实《意见》,国务院各部委要求,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规范有序,坚持统筹配套,要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坚决防止把农民“拉进城”、“被落户”;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以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材料二:某地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视文化建设,针对在文化生活中出现的“娱乐化”、“低俗化”等现象,坚持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加大文化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让群众享有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其蕴含的哲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二对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启示。
(3)试举你所在的地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实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事业的相关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材料一: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材料二: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对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2)请分析材料二中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并写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所包含的内容。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 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
中学语文教材修订中,“去鲁迅化”、“拒绝鲁迅”声音再起:据悉,一向在此方面行动最为谨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在2013年9月将初中语文教材(供2014年秋季使用)中仅有的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对此,社会各界或赞成,或反对,议论纷纭。
赞成者认为:
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符合现代白话文标准和人们的阅读习惯。
鲁迅的文章所体现的那种“一个也不宽恕”、“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缺少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等等与当今社会讲包容求和谐主旋律总格调不一致,与时代脱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背离,不适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公民。
… …
反对者认为:
鲁迅的作品和语言都是一流的,鲁迅的全面退出,也寓示着当代社会思想混乱仍需漫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价值。
当今中国,社会问题依然很多,国人的道德水准仍然不高,被先生痛批过的国民劣根性大有发展壮大的声势,孔乙已、阿Q、华老栓及众多看客,仍生活在当今社会生活舞台,先生对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远没有过时。
… …
(1)对中学语文教材修订中的“去鲁迅化”,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明态度,并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当前,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已经结束,但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请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认识。
(3)有专家指出,争论必将使人们对修订中学语文教材的思路更趋清晰科学。试分析专家这一观点所体现的思想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加拿大安大略湖畔的多伦多湖滨艺术中心2014年7月11日晚张灯结彩,中国绝活精彩纷呈。主舞台 上,俏皮轻快的苗族歌舞紧接着《阳春白雪》琵琶 曲令观众陶醉;展览区内,民间剪纸高手打开10 米长《童年趣事》和20米长《百猴吉祥图》作 品,引来惊赞一片。 加拿大联邦财政部长乔·奥利弗在文化节开幕致辞中说,这是加拿大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外国民俗,同时中国也是加拿大重要的贸易伙伴。奥利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国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加 两国关系不断加强的展示,有利于增进加拿大人民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
材料二 文化节上的木雕艺术令来自英国的游客塞姆夫妇印象深刻,他们对记者说,“中国文化非常吸引人, 我们正在用相机记录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东西,这是西方文化里所不具备的。这个文化展会的气氛非常友好。”
运用文化的作用、特点及传承的知识阐述举办文化展会所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近段时间,各种食品安全“门”事件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这一扇扇门的开启,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担忧,人们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今后还有多少门要打开?”有关部门、媒体也对有问题的食品进行集中汇总和曝光,让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肩负起社会责任。
材料二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的讲话指出: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开展“打四黑除四害”(四黑: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 四害:害百姓、害家庭、害社会、害国家。)专项行动,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综合治理,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同心携手、共同治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除了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外,还应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北省正定县是一座位于燕赵大地之上的历史文化小城,现存文物古迹众多,号称“八朝古建、千年古韵”。“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楼”,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之称。近年来,正定县委县政府积极投资古文化建筑的建设和开发:199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济寺的澄灵塔是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义玄法师的衣钵塔,目前已经成为中日友好的见证和纽带。在此基础上,正定还利用“撰文、书法、雕刻”三绝的风动碑、朱熹题写的“容膝”、康乾御碑等资源,发展与书法有关的展赛、拍卖、收藏、培训等行业,吸引和调动群众尤其是书法爱好者的积极性,大力弘扬书法艺术,培养书法人才,2012年9月5日,正定县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材料二 正定县目前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5处,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常山战鼓队、马家烧鸡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而且每年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节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云集于此。目前,该县正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力争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县”到“文化强县”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 近年来,在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定县和临城县掀起了“赵云故里争夺战”:政府不惜动用媒体、学界急忙引经据典、商家纷纷争抢注册,一片如火如荼之势。实际上这只是全国各地“名人故里”之争的“一朵浪花”而已。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指出正定县打造文化名城的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二,为该县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提供方法论指导。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正确看待“名人故里之争”现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报撰文批评拥有众多粉丝的热门电视剧《甄嬛传》引来网友热议。
该报评论文章表示,“电视剧《甄嬛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最后,甄嬛终于通过这种比坏的方式成功地加害皇后并取而代之,这就是《甄嬛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
由于《甄嬛传》此前的热播,这篇评论文章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在网站发起的调查中,数万名网友参与“《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调查。53.9%的网友赞成: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传播正确价值观,《甄嬛传》鼓励以恶抗恶,败坏社会风气。还有一部分网友不赞成:影视作品应该多样化,如果所有电视剧都歌颂正义,太假太单调,与社会脱节。
(1)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大多数网友支持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关于《甄嬛传》热播的争鸣?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为此开一场辩论会,你是辩论的一方,应该如何发表你的意见?(至少两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3年,中国文化逐渐稳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作为主宾国(注:在展会上由主办方确定以某一国家文化为主题进行宣传,这个国家即是主宾国。主宾国可以看成是第二个“东道主”。成为主宾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是对国家形象的有效宣传。)参加的各类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容•淡定•渐成熟】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根据法国艺术市场专业统计机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2013年度,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当代艺术市场。
(1)请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说明我国文化“从容、淡定、渐成熟”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二:【自醒•自信•在路上】
毋庸讳言,尽管中国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重要且影响深远,但当今部分国人传统文化修养不足,对文化传承仍现隔膜,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令人欣慰的是,国人对此问题已日渐重视,并开始重新审视。
(2)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材料三:【面对•应对•再出发】
中华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和感召力,如何向世界传递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需走对路、走稳路。
(3)请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向世界传递更多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小学英语教学因为重视分数,忽视语言交流功能,近年来饱受公众质疑。为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北京市出台了高考英语降分、语文增分的方案,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赞同和反对者都不在少数。
支持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英语和语文、数学有并列地位,实际上是语文地位最弱。英语则因非母语难掌握而成为学生用功甚巨的科目。由此造成一种怪状,中国人写不好汉语不必在意也不必脸红,而考不好英语,却事关重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下神坛,还回其语言交流工具属性。”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利于让大家学好母语,重视国学。”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有深度掌握英语的必要,将取决于个人需要,无须每个人都以熟练掌握英语为假想目标去用功。”
……
反对英语降分的认为:
“削弱英语地位会降低人们的英文素养。其实,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旅游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
“现在要做的不是减少英语的分值,而是改变目前存在的英语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融入全球化经济竞争是发展的必然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智慧之举。”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英语降分?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针对上述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服饰作为物质文明的结晶,承载着各民族服饰的形制、色彩、质地、纹饰及制作工艺,又含有丰富的精神内涵,集中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以及其他种种文化心理、宗教意蕴。云南省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服饰。该省开发的少数民族服饰受到了市场欢迎,如民族刺绣、彩绘工艺相融合的彝族传统服饰,巍山县扎染厂生产的扎染衣裙,大理白族的挎包、腰带、荷包、手巾、围腰、头饰等。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推动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将使云南各少数民族增强民族自我意识,增强民族文化的张力,为地方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但是,目前民族服装人才匮乏、加工工艺粗糙、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较为单一、质量不稳定、产业体制不健全、缺乏国际视野等问题制约着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应如何通过创新推动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
(3)在发展民族服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的现象突出。有专家在对基诺族进行跟踪调查后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颇具特色的基诺族民族服饰可能在十年内消失。请你谈谈对保护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