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孝”属于道德的范畴,并且是道德的根本,古人把孝看成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从孝本身意义出发,它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等内容,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也有人认为孝属于封建道德,应该被摒弃。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认识是(  )

A.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人们成长的消极作用
B.看到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C.没有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D.没有看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受到历史上哲学、地理学、农学、艺术等方面成就的深刻影响。新中国建立后,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在防治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也大显身手,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医药能够在防治一系列重大疾病中显示出独特的效能,其原因是(  )

A.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C.中医药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做到与时俱进
D.中医药是完美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标志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格萨尔王传》在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流传广泛,而且在国际上《格萨尔王传》的研究也有了很多年的历史。上述材料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有(  )
①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②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③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02年,英使马嘎尔尼来华要求通商,而乾隆皇帝却发了一道“敕谕”:“天朝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A.中国传统文化1 000年来没有变化
B.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不需要外来文化的介入
C.中国传统文化有“封闭主义”的倾向
D.中国传统文化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来源:文化生活基础检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电影艺术已经走过百余年,它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视听效果吸引了无数观众,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如今的世界电影,以宏片巨制、双超大银幕电影、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动感电影等高新技术,创造着巨大的文化反响。从电影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

A.文化传播 B.文化交流 C.文化继承 D.文化创新
来源:文化生活基础检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在法国文化年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时,就国家之间关系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意义。温家宝总理就国家之间关系引用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说明

A.文化继承,就是要原封不动地继承
B.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古至今是一成不变的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在法国文化年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时,就国家之间关系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材料说明        

A.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仍有深刻影响
B.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C.传统思想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对传统思想要全部保留和吸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重视科技人才,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科学技术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
D.我们要以科技发展为工作的中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在法国文化年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时,就国家之间关系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意义。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文化传承与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抛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已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
B.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全部吸收
C.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应批判继承
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传统文化会钳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保守因素
来源:文化传承与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时振振有词:“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文化传统知多少”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文化传承与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就必须

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④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来源:文化传承与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统服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皮层”,而那些浩瀚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伦理道理观念,那些血肉骨髓,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如果一味专注于羽扇纶巾、津津乐道于峨冠博带,或者只是套上一件“汉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文化“复兴”。上述观点                  

A.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B.肯定了现代文化的优越性
C.属于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 D.抓住了文化传承的根本
来源:文化传承与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私塾是古代中国最基础的教育制度,只是因为有了私塾,才使《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典籍得以广泛流传。由此可见(  )

A.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
B.私塾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最好形式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教育方式决定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