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3月11日,美国政府在华盛顿举行仪式,向中国归还十余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全部为美国国土安全部于2010年收缴,其中包括隋代陶马、唐代马雕像、北魏时期陶马、宋代观音头部雕像、北齐石灰岩佛像、清代瓷瓶和明代石质墙顶饰带。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加强合作,打击文物走私的原因及其目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诸葛亮为蜀汉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博得后世景仰,万古流芳。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臣子对君父的忠,甚至变成“愚忠”,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忠诚,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公民对国家、人民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是现代社会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在传统道德问题上,我们应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别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许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欢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浓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热闹场景。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确实也出现了多样化过节方式,比如拜年用电话、短信、视频等表达问候,清明节用植树、献花、赋诗等寄托哀思。但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民俗如何才能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节日的文化意义,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分析导致目前过传统节日缺乏文化内涵的原因。
(2)针对人们把传统节日当作普遍假日来过的现象,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出建议。
(3)端午节即将到来,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声音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近年来,食品药品等一些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网友呼唤: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
网友议题  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
网友心声    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
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
育的重要;俄罗斯先后制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
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在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在全民族,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大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奋斗。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贡献力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据调查,目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污染,
如在学生中,星座文化、口袋书等十分流行,以消费欧美、日韩文化产品为时尚,而对中国
传统文化产品不屑一顾。在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同学热衷于过洋节日,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
不屑一顾。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是“齐鲁之邦”,有着深厚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近几年来,齐
鲁音像出版社根据文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广泛与山东各地方剧团合作,已累计完成拍摄出
版吕剧、山东梆子、茂腔、莱芜梆子、柳琴、枣梆、太平调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年发
行量200多万盘。同时以山东风光、齐鲁文化为切入点,又相继出版了《中华泰山》、《孔子
与曲阜》等大型历史文化片和介绍青岛、蓬莱等各地的“山东风光”系列旅游片。这些措施
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拯救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山东戏曲,让更多的传统剧种
以现代的传媒方式延续和流传,为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
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回答:
(1)文化作品为什么要“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
(2)怎样才能做到“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3月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2010年7月29日我国公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在文化建设中应怎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某校高三学生以“文化强国”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探究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信息:
【文化育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交化服务略显滞后,不少青少年尚未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精神饥渴”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为此我国政府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运用《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重视文化育人的依据。(10)
【文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意义。
【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10月1日“孔子”步入纽约时代广场,传达“仁”、“和”精神。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3)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努力。请你从个人的角度谈一谈建设文化强国我们应该怎么做?(列举两点并分别说明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任选一个角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6月18日,“中国民生发展研讨会暨《201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民生发展“十二五”面临的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虽然强调转变方式,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继续强化,节能减排压力增加;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扩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人民群众反应最强烈的社会问题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问题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房价上涨、房价涨幅过高,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1)分析材料中指出的中国民生发展“十二五”面临的诸多挑战,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时具体要做什么?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解决教育分布不均,实现教育公平,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细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1)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历史上有关社会和谐思想的合理性。
材料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新的形势下弘扬中华民族“贵和”思想,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请指出材料体现的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并依据材料阐述我国应怎样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导演深入实践,体验生活,创造了很多的好的电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婚风雨情》、《让子弹飞》,歌颂良好的夫妻间、婆媳间、邻里间、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精神,与主流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吻合,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至今,《让子弹飞》的总票房价值已经突破5.4亿元。
另一方面,文化市场上掀起了“红色经典”改编热和对名著、历史剧的翻拍热,为提高收视率,极尽胡编、颠覆之能事,不忠于原著捏造史实、污了经典、糟蹋了角色,而且颠覆了伦理、挑战传统道德甚至民族精神。侠肝义胆的英雄成为小肚鸡肠利欲熏心的政客,卖国求荣无恶不作的汉奸成为侠骨柔情的义士……,经典只剩下一个被借来赚钱的壳。如2011年元旦起,新版《水浒传》在各地方台陆续播出,而前30集遭网络盗播后,不少网友就“狠拍”新版存在诸多事实不清,台词前卫颇为雷人。导演标榜自己是创新,对人物、造型和情节更是大胆创改,最叫人无语的是将侠义、崇尚忠义、最尊敬兄长、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硬汉行者武松创改为与潘金莲有不伦之恋的一个忘恩负义的色情汉子。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成为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潘金莲则创改为柔弱、追求爱情的好女子并与武松有浪漫的爱情。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综合探究:以影视创作为例,说明应该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9月23日,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青蒿素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这能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国内和国际对中药的努力可能将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把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在首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近年来相继发生 “瘦肉精”、“彩色馒头”等事件,表明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严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受人尊敬的国家。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不可能协调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有关知识,简评“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不可能协调发展”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