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参加2015年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就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材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建议:
掌握遗产资源,夯实丝路认知——主动组织“一带一路”上的丝绸文化遗产调查,掌握丝绸文化遗产资源;用文物、图像、文献实证的丝绸史实勾划一幅权威的丝绸之路,夯实丝绸之路中丝绸的话语权。
抓住重点项目,保护丝路遗产——充分利用我国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力量,推出“一带一路”出土丝绸文物及相关遗址的技术研究和保护项目。
做好展示平台,传播丝绸文化——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功能,主动对接国外著名博物馆进行展览交换,把以丝路之绸为主题的展览推向海外,传播中国丝绸文化。
传承丝绸技艺,开发丝绸产品——发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作用,让丝绸文化遗产在今天的丝绸原产地得到生产性保护,建设蚕桑生态基地和丝绸特色小镇,集聚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师、纤维艺术家、时尚设计师及相关企业,打造具有中国元素的丝绸特色产品,重振丝绸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建议”的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数等输入中国。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那夫大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城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诗词,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尚,诗词教育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需要。前段时间某省进行教材革新,为了给孩子减轻识字和背诵的压力,让古诗词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退役”。这种“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材料二:保留古典诗词,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目前,诵读经典进课堂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从课本中去掉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传统经典进课堂的试点工作收到实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风又指门风,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在当代中国,家风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体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了社会与公众的关注。
(1)传统家风是建设良好家风的重要资源。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谈谈在家风建设中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一资源。
(2)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发表演讲,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二,文明是平等的,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第三,文明是包容的,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实现文明和谐。
材料二:一些地方以推进城镇化为名,拆除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有专家警示,这样做是没有文化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材料三: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3年4月至10月在北京丰台永定河畔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博物馆落户北京园博园。中国园林历史文化号称“世界园林之母”,我们理应建设一处博物馆全面进行展示,并使之永久性地成为行业展示、业务交流、教学研究、科普宣传的一处重要场所。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
(2)运用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专家警示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关于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设想中国园林博物馆应如何布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意改变生活,设计成就未来。2015年5月11日,淮安市召开动员会,正式启动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部署安排大赛各项赛事活动,为大赛的顺利举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现请你参与其中。
【参赛意义】
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要求,认真落实省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产业推进会精神,加快推动我市“4+3”重点服务业特色体系发展,以大赛为纽带,汇聚创意设计资源,提升创意设计水平,促进创意成果转化,推动文化、创意、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让百姓亲近艺术,努力提高淮安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1)“让创意找到市场,让企业发现商机,让百姓亲近艺术”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参赛原则】
突出文化导向,注重中华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创意设计;突出时代特征,注重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研发;突出成果转化,注重产业对接与“创客”培育。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提出这些设计原则的依据。
【参赛内容】
本次竞赛,广告创意设计要求围绕传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相关公益类广告设计。
⑶请你根据本次广告创意设计竞赛的要求拟两条宣传标语,并结合相关要求对你设计的标语做简要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5年5月,江苏综艺频道举办的《江苏方言大赛》第二季正式和观众见面。《江苏方言大赛》基本操作方式是参赛者通过听读,将题目中方言的大致含义写下来。大赛只考察对方言含义的理解,并不要求参赛者们会说不同的方言,或者写下正确的汉字,因为好多方言只是口口相传,并没有文字传承。有人认为,方言听写大赛除了娱乐性外,人们更看重的是它传递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第二季方言大赛用当下的时尚、流行元素对方言进行包装,既能推动当地文化发展,又能够以多元、新鲜的形式让古老方言呈现新气象。考题除接地气、讲人文之外,还融合各地特色、人文风貌,出题方式上既体现评弹、白局等各地传统曲艺,也有rap、老外游江苏等新风尚元素的融入,各地热心观众通过外拍短片出题,让乡音乡情醇美难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一,说明江苏方言大赛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2)依据材料二,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请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传统思想举一个例证。
传统思想的例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 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法”字 的演化说明汉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申遗成功,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1)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保护和传承珠算文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请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如何看待珠算申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1)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文化强国举措并说明所列举措依据的哲学原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文化强国之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回家过年,已经成为所有华夏儿女心中一个永远无法磨灭的文化情结。一年一度如同潮汐一样的候鸟式大迁徙不断轮回。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每年的春节回家,是亿万中国人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无论雨雪冰冻灾害,无论海陆空运力是否有限,也无论爆炸性增长的人流让旅途拥挤不堪,似乎什么也阻不断中国人春节回家团圆的路。回家是拥挤的,回家之路是辛苦的,可归程的游子不会把回家当作一种辛苦,他们的心里是充实而温暖的,家的呼唤和对家的期待,足以驱散任何一种艰难和劳累。知名媒体人杨澜指出: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是漂泊的心灵寻找接纳与慰藉的旅程,恰似全民的一次心理治疗。
更多节日都正在慢慢移植进我们的生活。植根于基督教传统的圣诞节点亮了中国城市街头的树形装饰。信息化、全球化,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节日的形态。不过,春节仍然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愫。这个节日,凝结着亲情和乡情,寄托着慰藉和希望,是高度流动、飞速变化的时代最深的乡愁。从纸张的发明让桃符换成对联,到电灯出现后灯笼只剩下躯壳,春节又何尝拒绝过变化?变和不变之间,这个节日总在与时代一道前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的理由。
(2)“年在人们心理并没有淡化,淡化的只是瓦解中传统的方式与形态。”选取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论道理,结合材料,运用该道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省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先进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奢靡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乡风日下,价值观念下滑;没过几年,变得经济衰退、凋敝。最近,该村村委会下大力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传承乡村文明,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该村又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乡村和最美乡村”。
(1)结合材料,从“社会发展的规律”角度谈谈对该村变化的哲学思考。
(2)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阐释该村委会做法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既是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利器,也是每个公民权利和力量的源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M 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 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 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M 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
材料二:M市某社区积极创新社区治理,着力建设法治社区。社区居民组建了以驻社区律师、调解员 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社区法治工作小组,开办“法律大讲堂”,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崇尚宪法法律权威, 不得超越宪法法律;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收集涉及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坚持实 行民主评议、论证听证和网上议事制度,社区法治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接受社区居民的质询。这些举措有利 于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法治社区的建设。
(2)假如你是该社区的居民,请你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材料二: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用矛盾的观点说明,文艺创作为什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结合材料三,试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价值理念,并写出一句体现这一价值理念的名言(例: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