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某校高三学生以“文化强国”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探究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信息:
【文化育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共交化服务略显滞后,不少青少年尚未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精神饥渴”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为此我国政府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运用《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重视文化育人的依据。(10)
【文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意义。
【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10月1日“孔子”步入纽约时代广场,传达“仁”、“和”精神。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
(3)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努力。请你从个人的角度谈一谈建设文化强国我们应该怎么做?(列举两点并分别说明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任选一个角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细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1)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历史上有关社会和谐思想的合理性。
材料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在新的形势下弘扬中华民族“贵和”思想,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请指出材料体现的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并依据材料阐述我国应怎样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9月23日,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将其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青蒿素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这能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国内和国际对中药的努力可能将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把中药带到一个新的时代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在首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近年来相继发生 “瘦肉精”、“彩色馒头”等事件,表明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严重。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受人尊敬的国家。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不可能协调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有关知识,简评“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不可能协调发展”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一位媒体评论员说:“微博的出现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更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表达、沟通的欲望,而数字的限制给予了作家和普通网民不分高下的发言权,从而推进了草根文化的发展。草根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区别于雅文化、上流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如“段子”(指手机短信)就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手机用户接受。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沉渣泛起。
有人说:“草根文化”植根于群众,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鼓励其发展。也有人认为“草根文化”长于民间,缺乏高雅,应控制其发展。
针对这两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网络现象
材料一:2010年被称作“中国微博崛起年”,微博逐渐变成广大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微博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1年1月,一位网友通过新浪微博发出第一次呼救:“人命关天!命悬一线的金孝忠正在北医三院等待肿瘤手术,因缺O型血,无法手术,随时危及生命!”发帖当日,该微博被浏览6000多次,被各大网络论坛转发上万次,回复800多帖,有数十位志愿者为其献血。
日本发生强力大地震后,通讯极不通畅,而网络已成为抚慰心灵、求助联络的绝佳平台。于地震发生当天发起成立的“日本地震中文求助联络”微博,短短时间内就有几万名在日中国人在此平台上报平安。
如今,进入微博的网民越来越多,问题也五花八门。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将达1亿,2013年底将达到2.53亿。这么庞大的群体汇聚的智慧,将是难以想象的。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观点?
材料二:网络文学形式以其简单快捷的特性,猛烈地冲击着通过立意、起草、修改、出版等程序,以较长周期完成的传统文学。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
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美国
43%
超过20%
中国
不足4%
2.5%

 
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达到5%以上的规模。
材料二: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为挺进中国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近年来,美国大片越来越注意植入中国元素。《功夫熊猫2》中国元素也利用的淋淋尽致:皮影戏般的画风,打太极配拉二胡,青城山的烟雨蒙蒙,四川民居、店铺、红色灯笼……据报道,公映两天票房破亿,最终目标是入袋6个亿。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你从材料一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阐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意义。
(2)结合《功夫熊猫2》取得票房成功的经验,请你为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的竞争力支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即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又表达了全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并且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亚动会开幕式上巧妙的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点燃鞭炮的形式点燃生活,极具民族特色,不仅传播了中华文化,而且丰富发展了世界亚运文化。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某校学生会就建立了一个志愿者组织,在广州亚运会中义务宣传中华文化。
如果你是志愿者,在宣传中华文化时,你想介绍中国的哪些传统文化,请举出两个例子,同时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分析青年人进行中华文化宣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举办。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二甲乙观点进行评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上,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文化多样性联盟(INCD)等10大国内外机构联合发起成立 “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并决定首届论坛会议将于2011年在北京举行。
据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论坛”将配合联合国相关机构,为不同国家在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创新性经验提供交流平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品和服务提供展示和集聚场所,以及使“文化多样性”话题不断深入和扩大影响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各国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世界文化的绚丽多彩,所以,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6分)
(2)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能够体味到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根据左栏提供的信息,在右栏中回答相应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福建省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2015年建成时,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人们除了可以阅读福建馆300多万册、国家图书馆超过2700万册的古今中外藏书,还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遗书等数字资源镜像。这一平台还将提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网络信息采集等服务,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信息也将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全国推广。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意义。(7分)
(2)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文化也不断发展。有人认为,“网络文化是新事物,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运用发展的观点对这一看法予以评析。(7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座谈会上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在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中,民间交流形式不断创新,这不仅展现了我国和平、文明、开放、进步、友好的形象,而且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分享中华文化,并在中外文化碰撞中促进中外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材料二:刘延东在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间教育交流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外交外事方
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要突出民间特色,发挥优势,探索通过多种形式深化中外师生交流,拓展人文交流广度和深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民间教育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300多年前,温县人陈王廷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博采民间多种拳术之长,大胆创新,将阴阳、动静、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伦理、医学、艺术等资源融入其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创编了一套新的拳种——太极拳。经过陈氏后裔的不断演绎改进,太极拳进一步完善。由于演练形式符合人体运动曲规律,老少成宜,太极拳受到众多人群的关注和喜爱。目前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练习人数超过1.5亿,成为风靡大众、闻名中外的世界第一健身运动。
材料二:多年来,受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投资主体不清,投资者积极性不高,经营惨淡。经过反复论证,2009年焦作市成立了泰盈太极文化产业公司,用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方式来推进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鉴于太极拳节奏缓慢、表演可视性不强的特点,公司没有走少林拳的演艺演出之路,而是利用太极拳群众基础广的特点,把开展太极拳学历教育作为传承太极文化的破题之斧,把生产大众消费品作为产业发展的引擎,至此,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太极拳为什么能风靡大众、闻名中外。(8分)
(2)结合材料,说明焦作市发展太极文化产业是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8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出自维吾尔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辽史》、《金史》和《宋史》是许多少数民族史学家参加编写的。杰出的满族大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孜族的《玛纳斯》被誉为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和彝族的《阿诗玛》也是誉满中外的叙事诗。同时,早在唐朝,白族张胜温绘出的梵画长卷,长达十丈,共有628个菩萨像,工细生动,辉煌精致,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绘画精品。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材料三:自2008年以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风暴的洗礼:雪灾、暴力事件、地震、金融危机……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什么道理?
(2)根据材料二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三中“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中的 “脊梁”是指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继续挺直 “我们的脊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