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这说明(   )

A.文化具有继承性 B.中华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总和
C.中华文化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 D.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文化是科学的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D.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由于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我们对京剧应该(   )

A.顺其自然,任其衰落 B.原封不动地继承
C.有所保留地继承 D.批判地继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康社会”是在活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融汇了丰富的时代色彩。党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

A.对我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回归 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摒弃
C.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全球汉语学习热。世界排名前200位的著名学府有38所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已有100多个国家近3000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世界主要国家汉语学习人数正以50%的幅度增长,全球汉语学习总人数达4000万。这表明(  )

A.汉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只有走出去才有价值
B.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文化产业大国
C.学习汉文化越来越成为外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D.举办世界体育活动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澳门历史城区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圆明圆防渗工程、长城、平遥城墙等。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惟一标志
B.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C.文化遗产可分为自然、文化双重等遗产
D.文化遗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08年1月1日开始,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调整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基于(  )                       

A.更好地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感情 B.保障公民的休息权
C.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D.进一步推动黄金周市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来源:文化生活综合检测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沦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草根是相对于主流、精英而言,草根文化即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近年来,借助媒介和网络迅猛发展,在“百家讲坛”中用“说书体”评说历史的易中天和说论语的于丹双双荣获了“2006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高雅文化正逐渐通过媒体和网络技术走向平民走向大众。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迅猛发展,表明

A.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的发展
B.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社会制度的更替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来源:2009年教师命题比赛(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用文化的眼光看,起源于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从希腊走向了世界,说明

A.民族文化有共性,是相同的 B.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