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在全民普及电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因其担负着“振兴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而获得赞誉。但他们将一些早已埋葬于历史尘埃的生僻字词用于比赛,靠疯狂背诵也引发争议。
有人认为:“央视推出此档节目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中听写众多生僻字,靠死记硬背更是对中学生的摧残。”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 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进首都博物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大家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同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请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千年登月梦,今朝得梦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回想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艰苦的创业条件下,广大航天人身居戈壁荒漠,胸怀凌云壮志,放眼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一代代航天人动人业绩的取得都可以归结为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鼓舞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去为梦想而奋斗。有人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没有伟大的航天精神,没有伟大的航天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2013年12月,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

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
有人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我国传统的孝文化已经过时了,必须剔除。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给予评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生活安逸的时候,我们是否失去了爱国热情?在和平时代,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理性爱国,我们的责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们了解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长卷史 诗,在这部史诗中,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提出“公而忘私”,戚继光率军抗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有同学认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一定要固守传统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省人大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提出,本省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建议鼓励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节庆活动。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加强对民间传统艺术、技艺的挖掘整理,发展健康向上的特色文化、民俗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本省的文化品牌,实现本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推进该省文化强省建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从《论语·颜渊》的“克己复礼为仁”,到儒家经典《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学精神几乎渗透到国家与国民的脊髓。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以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有人认为:“复苏儒商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1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与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有着历史渊源。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
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回归中华传统文化。对此应如何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山东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1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辨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