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
材料一 我国基尼系数及 2012 年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03 年-2012 年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08 年-2012 年城乡居民收入
注: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2010 年全球基尼系数平均为 0.44。从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各级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强有力的措施,中国的基尼系数逐步有所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双双跑赢 DP,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第三年超过了城镇居民。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 分)
(2)结合上述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9 分)
(24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推进改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表
年份项目 |
1979年 |
2000年 |
2012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6175 |
89404 |
519322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83.4 |
2253 |
7917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647 |
6280 |
24565 |
注: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并指出: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1)揭示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10分)
材料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2)据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说明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依据。(8分)
材料三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机构改革如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6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围绕“如何实现收入倍增”问题,网上网友的两个帖子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
网友“云淡淡”: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
网友“冻土”:他年收入100万元,我年收入2万元,人均年收入51万元,几年后他年收入202万元,我年收入还是2万元,人均年收入102万元,我的人均收入不是 “倍增”,而是“被增”了。
针对网友的观点,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跟帖分析。(8分)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年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请你分析表格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怎样实现材料二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 .4%下降到39 .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11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
1992年 |
2011年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非公经济对GDP贡献率(%) |
7.1(2002年) <1(90年代初) |
28 60(2010年) |
市场化程度(%) 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
26.0 66.5 |
60(2010年) 76.4(2008年) |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率(%) |
≈0.5(1990年) 2.7(2008年) |
|
注:“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依据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联系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 .4%下降到39 .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由(11分)
材料一 2002~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速比较
注: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
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提高劳动工资最低标准,提高退休工资,三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十年来,我国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社会建设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1) 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6分)
材料一
Z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
年份 |
工资性收入 |
家庭经营收入 |
转移性收入 |
财产性收入 |
1990 |
32.6 |
6.5 |
0.5 |
0.4 |
1995 |
31.4 |
65.7 |
1.1 |
1.8 |
200 |
40 |
53.9 |
2.3 |
3.8 |
2005 |
43.3 |
49.3 |
3.3 |
4.1 |
2012 |
48,6 |
37.8 |
4.5 |
9.1 |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 z 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l)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8 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 1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当中,首次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到2020年,我国消费总规模达到64万亿元。城乡居民将更多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但专家支出:我国长期以来的投资率高于消费率的惯性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扩大消费的基础尚不牢固,让百姓分享更多经济发展成果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江苏省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合计5314.31亿元,比2011年增长16.3%,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6%,超过四分之三。在各项民生支出中,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方面的支出2611.36亿元,比2011年增长20.9%;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利事务、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支出2702.95亿元,比2011年增长12.2%。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2)结合材料二,说明江苏省财政投入起到了哪些作用?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2011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将现行工薪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经测算,与去年相比,合计2011年约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的经济意义。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3786元 |
1578元 |
17175元 |
19109元 |
21810元 |
24565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140元 |
4761元 |
5153元 |
5919元 |
6977元 |
7917元 |
材料二 某村为增加村民收入,将村级经营性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集体股占40%,用于发展公共集体事业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津贴;个人股占20%,平均分摊到所有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40%被设置为贡献股,按贡献大小取得红利。同时,每个村民可以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请从分配方式角度评价材料二中某村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