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解读图表“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得到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决定收入水平 B.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C.收入差距影响消费水平 D.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税制改革。下列关于税制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    )

A.资源税改革——促进生产专业化,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B.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一一能调节企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C.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一一有利于减轻相关企业税负,促进服务业发展
D.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一一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社会分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下图中能够有效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是( )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审计署全面铺开最新一轮的政府性债务审计,根据审计报告,有9个省会城市的债务率(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超过100%,最高的达到219.57%。这说明政府

A.应降低社会保障标准,减少财政支出 B.应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防范风险
C.应大幅度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D.应依法制定财政预算,向公众公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材料二  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国家财力不够无法解决。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材料三  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社会事业支出方面有何差距?(2分)
(2)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6分)
(3)结合材料,为政府解决“民生欠账”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体现“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
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是篱笆税是桩,拆了桩子篱散光。你添饭来我加桩,国富民强世代昌。”这条税收短信启示我们

A.税收的征收标准是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
B.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C.税收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乡村爱情》中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开始时与父母经营豆腐作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腐制品厂,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的爸爸是个体户,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责任田,他的叔叔是某民营公司的高管,年薪20 万。材料中小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的期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收入差距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0.20的高度平均,迅速扩大到目前基尼系数0.447,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0.40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下列措施最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是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
D.加强国家调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税收调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油价不断上涨,财政部加大了对各省的农资补贴。截至2012年3月,财政部累计拨付农资综合补贴1078亿元,同比增长近30%。这部分资金将直接补助给种粮农户。材料中的支出
①发挥了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           ②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③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④提高了农民初次分配收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们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经济学角度看,要将此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D.努力提高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职业道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13%以上。我国政府的这一举措(     )

A.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B.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C.是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的体现
D.有利于消除社会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