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B.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及其基因的结构 |
C.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 |
D.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素,能定向产生高产的菌株 |
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 |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 |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有丝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
治疗性克隆有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都发生了蛋白质的合成 |
B.上述过程充分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C.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 |
D.①过程的完成离不开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潜能 |
一种日本特有的蚜虫的雌性个体在其出生后半年就开始不断繁殖后代,而且在丧失繁殖能力后仍能继续分泌黏液,攻击瓢虫等天敌,与其它雌性昆虫繁殖后会死去不同,因此获得 “蚜虫奶奶”美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蚜虫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
B.“蚜虫奶奶”现象涉及种内互助和种间斗争 |
C.“蚜虫奶奶”现象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
D.“蚜虫奶奶”与瓢虫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
“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
B.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
C.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
D.观察叶绿体不需染色,而观察线粒体需用甲基绿染色 |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的某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五种核苷酸 | B.该过程表示的是转录过程 |
C.该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中 | D.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 |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肯定有20种 |
B.B的化学简式是—NH—CO— |
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
D.①过程发生的结构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具有 |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C.猫叫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
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
D.与施用10-4 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多 |
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致死性较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正常基因中3个核苷酸的缺失导致了其编码的蛋白质中1个对应氨基酸的缺失。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中3个核苷酸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
B.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功能 |
C.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中碱基数目的改变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 |
“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类在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人体细胞内(特别是吞噬细胞),并繁殖的病原菌。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退伍军人杆菌”细胞的核酸中含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 |
B.“退伍军人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人细胞的核糖体 |
C.感染者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可能下降 |
D.感染病愈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
关于科学家及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 |
B.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
D.郝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