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由甲转换乙时需要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以保持视野较亮
B.图②所示的视野中,和细胞A处于同一时期的细胞所占比例最高
C.图③中的植物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图④可以表示以发黄的菠菜叶片为材料,提取、分离色素后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某红花植株与某白花植株杂交,Fl表现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的紫花植株有9种基因型
C.F2的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
D.若让F2中的红花植株进行自交,F3的表现为3红花:1白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为了提高果酒和果醋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

A.白眼雄果蝇占1/2
B.红眼雌果蝇占1/2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6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人不幸被长时间困在恶劣的环境中,缺少食物和水,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B.由于缺水,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
C.为维持血糖平衡,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D.该人与恶劣的环境之间没有任何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D.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后被染成蓝绿色,说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基因突变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及其基因的结构
C.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
D.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素,能定向产生高产的菌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运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化合物分离开来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并提出了生物的遗传定律
D.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格里菲思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选)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日本特有的蚜虫的雌性个体在其出生后半年就开始不断繁殖后代,而且在丧失繁殖能力后仍能继续分泌黏液,攻击瓢虫等天敌,与其它雌性昆虫繁殖后会死去不同,因此获得 “蚜虫奶奶”美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蚜虫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蚜虫奶奶”现象涉及种内互助和种间斗争
C.“蚜虫奶奶”现象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D.“蚜虫奶奶”与瓢虫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不需要酶
D.图中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制作的固定化酵母凝胶珠颜色很浅且硬度大、易开裂。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酵母细胞没有充分活化
B.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偏低
C.CaCl2溶液浓度过大
D.在CaCl2溶液中浸泡时间过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双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