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试,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
A.有32P | B.有35S | C.有35S和32P | D.有35S或32P |
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
C.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 |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
A.R型肺炎双球菌 |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
噬菌体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 )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
B.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
C.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
D.细菌的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
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射到小老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小老鼠体内能够直接分离出来的是 ( )
A.S型肺炎双球菌 | B.R型肺炎双球菌DNA |
C.S型肺炎双球菌DNA | D.R型肺炎双球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B.蛋白质的合成都在核糖体上完成 |
C.细菌的遗传物质指导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和RNA |
噬菌体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 )
A.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
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
C.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
D.细菌的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
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 |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
A.含32P和35S | B.不含32P和35S |
C.含32P,不含35S | D.含35S,不含32P |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以下生物非以DNA为遗传物质的是( )
A.大肠杆菌 | B.T2噬菌体 | C.烟草花叶病毒 | D.酵母菌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 |
B.被杀死的S型细菌在R型活细菌的转化下激活并在小鼠体内繁殖 |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
D.该小鼠体内的S型活细菌含有R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
用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2P的细菌,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是( )
A.子代噬菌体的DNA | B.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 | D.以上都不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