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外壳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B.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赫尔希与蔡斯对同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记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细胞膜




遗传物质
DNA
RNA
DNA和RNA
DNA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③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④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A.①②均使用光学显微镜
B.①④均使用无水乙醇
C.②③均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D.③④均使用离心技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噬藻体是一种感染蓝藻的病毒(主要由DNA、蛋白质组成),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再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碱基胸腺嘧啶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A.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
B.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C.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
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同时也证明了

A.蛋白质也是遗传物质 B.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RNA也是遗传物质 D.DNA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薄,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具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比例高
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于试管的沉淀物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或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应用了类比推理法
B.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并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D.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太长
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