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碱基的组成是嘌呤碱基占58%,嘧啶碱基占42%,此生物不可能是( )
A.烟草 | B.小麦 | C.烟草花叶病毒 | D.噬菌体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如下实验: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物、沉淀物 | B.上清液、上清液 | C.上清液、沉淀物 | D.沉淀物、上清液 |
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荚膜有毒
B.将杀死后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R型细菌有毒
C.从S型细菌中提取蛋白质、多糖和DNA,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只有加入S型细菌DNA的培养皿中有活的S型菌产生。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DNA是转化因子。
D.用15N和32P这两种同位素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然后侵染烟草叶片。通过示踪观察可以得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可以说明(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
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 |
D.若用32P对1个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亲代DNA链应占子代DNA总链数的2/2n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保温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
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⑤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 ⑥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
A.②④⑤⑥ | B.①④⑤⑥ | C.③④⑤⑥ | D.②③⑤⑥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 )
A.实验一 | B.实验二 | C.实验三 | D.实验一和实验三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沉淀和上清液都有明显的放射性。则该实验最可能是
A.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
B.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
C.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
D.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⑤ | D.③、⑤ |
下列关于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物体细胞厌氧呼吸能将葡萄糖转化成小分子有机物 |
B.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是因为S型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 |
C.光合作用中NADP+与NADPH之间的相互转化,只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
D.人体内血糖和非糖物质之间可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
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的繁殖,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
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
C.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
D.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此过程中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