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 )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别将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混合,经过保温、搅拌、离心,再将沉淀出的大肠杆菌继续在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并对其释放出的子代T2噬菌体进行检测。下列对该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选择噬菌体做该实验是因为其结构中头部只含DNA,尾部只含蛋白质
B.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标记,需进行两次细胞培养
C.子代T2噬菌体中小部分含35S,大部分含有32P
D.使用32P标记后,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强弱与其保温时间成正相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32P和35S元素的大肠杆菌,得到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S、35S D.32P、32S、35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
B.曲线ab段下降是因为部分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力降低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索的经典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③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A.1 B.2 C.3 D.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可用含有充足营养物质的完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D.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以下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
②科学家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侵染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放射性32p约占初始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的30%.在侵染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为100%.

A.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B.搅拌使吸附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以上信息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中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大肠杆菌的裂解
D.①中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克里克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实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B.1928年,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19世纪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和差异性
D.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实了萨顿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索的经典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③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A.1 B.2 C.3 D.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
B.实验过程中充分搅拌能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脱离
C.实验结果表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适宜搅拌时间为2 min左右
D.若搅拌4 min时被侵染的细菌下降为90%,则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会增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细菌中培养9 h,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B.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5 h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00%
D.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有一半不含35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