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10%—20%的能量 |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
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按不同比例混种在一起,收集种子并对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作物处在同一个营养级,最可能是竞争关系 |
B.如果在该条件下农作物甲单独自然生长,甲种群数量始终小于其环境容纳量 |
C.当播种比例甲:乙=8:2时,引起甲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种内斗争加剧 |
D.甲、乙两种农作物间作时,两种农作物获得总产量最大值的混种比例为约为2:8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 Q2为次级消费者。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 |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C的食物中D占1/4,要使C体重增加10kg,最多需要生产者为325kg
B.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C.若火山爆发将上述生态系统毁灭,在火山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D.此图①只代表光合作用
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营养级别一定相同 |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⑥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狐捕食一只兔,狐获得的能量只能是兔所同化能量的10~20% |
B.⑤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一个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哪种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几种染色体组成的子细胞?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代谢类型是什么?以及该生物最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答案依次是
⑴有丝分裂中期 ⑵减Ⅰ中期 ⑶减Ⅱ中期
⑷1种 ⑸2种 ⑹4种
⑺自养型 ⑻异养型
⑼生产者 ⑽消费者 ⑾分解者
A.⑶⑷⑻⑽ | B.⑵⑷⑻⑽ |
C.⑶⑷⑺⑼ | D.⑴⑸⑻⑾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快 |
B.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
C.动物以尿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 |
D.在草→松鼠→狐→山狮食物链中,如果松鼠要5Km2的生活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那么山狮的生活面积至少是125Km2 |
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
A.生态系统 | B.种群 | C.生物群落 | D.食物网 |
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 )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 |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
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
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