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种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下图为处理后枝条在沙床中生根的情况。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
A.用作对照的枝条必须用清水作相同处理 |
B.0.01mg·L-1的α-萘乙酸溶液浓度对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
C.0.1mg·L-1的α-萘乙酸溶液浓度是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
D.3mg·L-1的α-萘乙酸溶液浓度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 |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图所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体现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
B.植株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 |
C.在植株B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 |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必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 |
B.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新品种过程中,遗传物质传递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
C.生物导弹就是一种单克隆抗体 |
D.动物细胞培养时,为使动物细胞从培养瓶壁上脱离,可使用胃蛋白酶 |
下列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只有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技术是 ( )
A.组织培养技术 | B.细胞融合技术 | C.动物胚胎移植技术 | D.细胞核移植技术 |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的是 ( )
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②胰蛋白酶 ③聚乙二醇 ④灭活的病毒
A.①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两位科学家将经过洋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并能分泌单克隆抗体。洋红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该实验中分别属于
A.癌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 | B.抗原物和效应B淋巴细胞 |
C.特定抗体物和记忆淋巴细胞 | D.癌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 |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
B.用人工薄膜包装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制备人工种子 |
C.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打破常规育种难以突破的物种之间的界限 |
D.“白菜—甘蓝”培育过程中运用了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 |
B.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
C.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都是获得完整的植株 |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维生素、有机添加物和相关激素 |
随着转基因工程的发展,动物乳腺生物发生器和膀胱生物发生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在含有目的基因的哺乳动物的乳汁或尿液中获得所需产品。下列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这两种转基因生物的方法基本相同 |
B.培育二者所用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都是受精卵 |
C.培育前者所用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乳腺细胞,培育后者所用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膀胱细胞 |
D.二者的体细胞中都含有目的基因,但前者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后者在膀胱上皮细胞中表达 |
以下四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同时具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方法有( )
①细胞组织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动物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①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右图是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的实验流程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A所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
B.B是融合的原生质体,C是耐盐性状的幼芽 |
C.整个实验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
D.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
甘薯种植多年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 B.进行远缘体细胞杂交 |
C.利用芽尖进行组织培养 |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