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致病基因的来源与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分别是(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
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联会如图所示,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三体玉米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1型(非常态)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n型(常态),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n+1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作用,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1)已知玉米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上图细胞所示亲本(甲)与BB基因型的父本杂交,F1的基因型有 ,取F1中三体亲本为母本,与感病普通植物为父本杂交,则子代的表现抗病与感病的比例为 。
(2)现有4种(2、3、7、10号染色体)三体且感病玉米,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甲是属于上述4种三体中的一种,还是另一种染色体三体品种,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A.以纯合抗病普通玉米(BB)为父本,与 为母本杂交;B.从F1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 (父本/母本),与感病普通玉米进行杂交;C.分析F2表现抗病与感病的比例。
②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抗病:感病= ,则甲为另一种染色体三体;
若有一种F2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感病= ,则甲为上述4种三体之一。
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b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
B.①与④过程中DNA含量增加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
C.a过程可使精原细胞的数目增加,b过程能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 |
D.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是②和⑤ |
(4分)下图甲、乙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和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可发生图乙中③④分裂方式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宇母)。
(2)图乙中①-- ④所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 含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__。
(3)检测发现人体细胞中的DNA含量多于染色体DNA含量,原因是DNA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还存在于______________这一细胞器中。
菜葫芦果实苦味(苦味株)与非苦味(正常株)是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b与D、d)控制的。只有当显性基因B与D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苦味果实。现将纯种正常株甲和纯种正常株乙进行杂交,F1全为苦味株。请分析回答:
(1)F1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F1自交后获得的F2中苦味株与正常株的比例为______,F2的苦味株中与F1基因型不同的个体占______,F2的正常株中与甲或乙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共占_________。
(3)将一F1植株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的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中甲表示菜葫芦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乙表示其不同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①图甲中②处细胞处于 期,曲线③→④变化的原因是 。甲图中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一个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有 (用序号表示)。
②图乙中,菜葫芦植株中符合Ⅱ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 ,在Ⅲ处绘出甲图④对应的细胞中三者的数量关系。
以下针对下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丁图的DE段 |
B.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
C.丙图可能是雌配子,处于丁图的BC段 |
D.乙图中有2个四分体 |
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
B.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
C.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
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 |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 |
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 |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 |
某基因型为TtRr的个体,其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B.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一定都含有32P |
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而尿液中有H218O |
D.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
(13分)从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器官内提取出一些细胞,图甲为其中某细胞的分裂图像(B、b基因未标出),图乙表示有关细胞进行I、Ⅱ两种方式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①~⑦表示不同区段)。请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图乙中的 区段。
(2)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一定为1:2的是图乙中的 区段,I过程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为 ,由⑤→⑥染色体组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图甲中同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了A和a两个不同的基因,通过分析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种类,可以确定其原因:若该细胞分裂最终形成4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其原因是发生了 。该现象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乙的 区段;若该细胞分裂最终形成 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其原因是发生了 。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 DNA分子数为N/2 |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8分)图1表示某哺乳类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2为该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DE段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细胞。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丁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为 。
(3)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________。
(4)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图一为两种病毒(核酸不同)的物质组成,图二为某一卵原细胞及其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个DNA分子,其放射性标记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一a中A、B共有的元素是 ,e和f体内的④总共有____种。
(2)图一中基因与d的关系可概括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其核心过程包括 ,主要场所分别为____ 。
(3)赫尔希和蔡斯用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用了图1中哪种病毒? ,其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为实现该设计思路,他们分别标记了图一A、B中的____部位。(2分,用图中数字表示)
(4)若将图二细胞放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让其只进行减数分裂。假设该细胞内只有这两个DNA,且每个DNA分子均含有m个碱基,其中细胞内碱基T共占15%,则该细胞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共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