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可用于表示相互之间有联系的a、b、c三项间的数量(相对值)变化。下列描述中合理的是 ( )
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那么a表示初级 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b表示次级卵母 细胞中染色体数。c表示卵纲胞中染色体数 |
B.如果该图表示食物链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那 么a表示第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b表示第二 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c表示第三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
C.如果该图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有关数目,那么 a表示脱氧核苷酸数、b表示核糖核苷酸数、c表示氨基酸数 |
D.如果该图表示某种群数量的“J”型变化,那么a表示第三 |
时间段种群数量、b表示第二时间段种群数量、c表示第一时间段种群数最
右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
I.(16分)生态学家逐年对一片针阔混交林中的马尾松和山毛榉两个树种的存量进行统计,以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记作Y,以年份为横坐标,作出图一所示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 ▲ 。
(2)此针阔混交林中,a年时的优势种是 ▲ ,e年时的优势种是 ▲ 。
(3)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 ▲ 能力来实现的。从长远看,在森林生态系统趋向稳态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调节。
(4)此针阔混交林中,新迁入了一种野兔,图二为与这种野兔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三中画出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B、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II.(10分)为探究一种叫呋塞米的药品对尿液生成的影响,以一定时间内生成的尿液量为测量指标(采用膀胱插管法用膀胱漏斗收集),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材料与用具:体重相同的正常同龄雄性家兔若干只、适宜浓度的呋塞米溶液、生理盐水、膀胱漏斗、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每只家兔产生的尿液量进行测定,手术过程、注射剂量与尿液量测定的具体数值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①将家兔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用膀胱漏斗收集每只家兔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尿液。
……
(2)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呋塞米对尿液生成量的影响
组别 |
注射前 |
注射后 |
甲组 |
|
|
乙组 |
|
|
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1)根据图甲回答问题。
①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_____;人占有_____个营养级。
②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出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_____现象。
③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
④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2)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菇这一实例体现了__________原理。
(3)若图乙中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多选)通常情况下,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变化趋势与图中曲线相符合的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血球计数板的规格如下图所示,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是
A. | |
B. |
C. |
D.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错误的说法是
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 |
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
C.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方向 |
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 |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1)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在昆虫生活的耐受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升高,昆虫生活的最适湿度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可见,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生态因子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____的结果。
(2)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3)经调查,第一年某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6,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于裸岩上的典型群落演替过程中,次序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1)地衣能在裸岩上定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田弃耕后发生的次生演替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地衣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个阶段生物种类最丰富_______________。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先呈“S”形增长,后呈“J”形增长 | B.先呈“J”形增长,后呈“S”形增长 |
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保持稳定 |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
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 B.人工密植的杉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
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 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
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 |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
I.下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浓度的关系,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请回答:
(1)影响图中曲线ab段和bc段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和_____。
(2)如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则曲线能否持续上升?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外,还需提高作物的抗寒抗逆性。研究发现在某些深海鱼中存在抗冻蛋白基因afp,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将抗冻蛋白基因afp导入植物细胞从而提高抗寒能力。该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利用_____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II.下表是某研究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虫、姒妇和线虫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km) |
0.01 |
1 |
10 |
30(远郊农用) |
铬浓度(mg/kg) |
0.25 |
0.21 |
0.12 |
0.08 |
螨虫密度(个/m2) |
16480 |
2265 |
1047 |
1069 |
鼠妇密度(个/m2) |
43 |
687 |
2012 |
2687 |
线虫密度(个/m2) |
36 |
750 |
1980 |
2490 |
(1)土壤中动物密度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常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土壤动物的数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螨虫密度通常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铬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但各种土壤动物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不同的土壤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过度的铬污染会使土壤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时,会导致系统稳定性(稳态)的破坏,甚至会引发系统的崩溃。
酵母菌群体生长状况可用660nm光吸收量来表示,培养液中菌体越多(不包括死亡个体),光吸收量越高,光吸收量和酵母菌干重之间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为了验证恒定容积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某小组在一个装有0.5 L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进行了酵母菌的培养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至第8 h后,酵母菌种群开始进入___期。培养至第24 h时,锥形瓶中酵
母菌的干重为___g。
(2)培养至第___h之后,酵母菌种群将进入衰亡期。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酒精的产量,应该延长___期,常采用___法进行培养。
(3)为使以上实验方案更科学严密、数据更准确,上述实验方案还应作怎样的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