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        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上,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海蓬子
互花米草
47
20
14只/m2
2.3只/m2
对照区
海蓬子
海蓬子
47
40
13只/m2
11只/m2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
(3)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________。
②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_____。(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的作用。
(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__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对挪威旅鼠和北极狐的数量进行研究,得到的结果绘制出下图,图中曲线表示北极狐的数量周期变动,箭头表示旅鼠的大发生年。据此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题中信息推测旅鼠和北极狐的种间关系是            ;调查北极狐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2)植被常在旅鼠大发生的年代遭到彻底的破坏,一块块裸露地面陆续出现,一段时间后又能逐渐恢复,这种现象属于         演替。由于旅鼠大发生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科学家希望可以预测将旅鼠的数量变化,在影响旅鼠种群数量的因素中,            可以预测该种群的数量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它们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在演替过程中,________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________的。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___型曲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绘制出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该昆虫个体较小,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若λ值大于1,则当年的种群密度较一年前________。
(2)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________”型增长,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型。
(3)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15年________(填“是”或“否”)达到最小值,在第20~25年种群数量__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
或小动物
个体
总数
类群

薇甘菊
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群落交
错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
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数量
总计
4172
478
365
211
5206
1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______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________变化影响较大。
(2)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________曲线增长,原因是________。
(3)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数量增加。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的一系列变化称________。
(4)经研究发现一种叫田野菟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盖度大幅度下降,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田野菟丝子不会致死其他植物。使用田野菟丝子对付薇甘菊十分奏效。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________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____,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下图: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________。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       点左右,原因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如狗尾草),还有食草昆虫、农业害虫、青蛙、蛇、鼠等动物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生态学的知识协助分析和解决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一些实际问题。
(1)研究小组若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若要估算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_____法,假设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2只,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则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仅从小麦→害虫→青蛙这条食物链分析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      ;用喷洒农药、生物防治等方法来减少         
(3)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右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以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                  (至少答两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当今社会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都与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有关。请回答: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碳循环失调主要是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造成的。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这是因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净化水体、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被破坏了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了恢复,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演替过程。
(3)信息传递在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其在群落及生态系统水平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自然环境因泥石流而遭到破坏,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图1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曲线所示在a点之前种群数量的变化为        增长。在a~d时间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在______点,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________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_____。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力,它的基础是__________。
(2)根据图2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1=D1+D2
B.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 (A2+B2+C2)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
D.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3)若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某人工白杨树林的中层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苔类与物种C、 G、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F则在白杨树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右图l为该白杨树林中层食物网简图,图2为物种A的食物比例结构图。请回答:

(l)图1中共有________食物链,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物种是________,物种A与D的关系是________。
(2)如要调查物种A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F突然大量减少,则较长时间内物种A的数量变化________ (填“明显”或“不明显”),原因是________。
(3)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生活于该白杨树林中层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物种E和F的数量将 原因是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利用图Ⅰ装置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多少。
材料用具:500ML保温桶、温度计、活性酵母菌、0.1mo1/L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步骤:
取A、B两套装置按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

则X是            ;Y是                
②B装置中步骤一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实验结果:略
(2)乙利用图Ⅱ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②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定期显微镜检查得到相关数据绘成如下图;则 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答两点),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细胞平均数为M个,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 下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图乙所示的生态系统中,         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4)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   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之间。
(2)乙图中A属于           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            
(3)乙图中所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4)若B中能量为l.5×109 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