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至6日,我国黄海一海湾发生赤潮,科研人员对赤潮爆发期及前后的表层海水取样分析,结果如下表
(1)表中细胞密度代表浮游植物的数量,它们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 成份。测量密度时,海水样本要先轻轻震荡几次,再用吸管吸取,滴加于 上,然后统计计数室中的细胞数。可用
作为溶剂提取浮游植物的叶绿体色素。
(2)与9月25日比较,10月2、3日海水pH值变化的原因是 ,10-6至10日海水中溶解氧变化趋势是 (升高或下降)。有关资料显示,9月25日前该区域海水含P无机盐的含量远高于常年平均值,结合表中数据,提出一项控制该地区赤潮发生的措施 。
下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图甲 图乙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图乙所示的生态系统中, 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
(4)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
以下是三个学生研究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一个小组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右图所示:
①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_______ ___________。
②在割草草地中,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________ ____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______ _____呈增加趋势。
③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的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 ____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从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工程应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调查某草原遭受蝗灾后,人类治理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最变化,下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
①图中a~b段,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试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________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数量。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防c点出现,原因是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③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治理蝗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理想状况下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在 处;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之间。
(2)乙图中A属于 营养级的能量,B表示 。
(3)乙图中所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和 。
(4)若B中能量为l.5×109 kJ,C中能量为l.4×109kJ,某种天敌同化的能量为4.2×107 kJ,则该生态系统中从仓鼠到其天敌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利用图Ⅰ装置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多少。
材料用具:500ML保温桶、温度计、活性酵母菌、0.1mo1/L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步骤:
取A、B两套装置按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
则X是 ;Y是 。
②B装置中步骤一的主要目的是 ,这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实验结果:略
(2)乙利用图Ⅱ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定期显微镜检查得到相关数据绘成如下图;则 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答两点),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细胞平均数为M个,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 。
请回答下列生物实验的有关问题:
(1)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___________色。
(2)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3)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__________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4)当渗透装置中高于烧杯液面的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在某人工白杨树林的中层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苔类与物种C、 G、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F则在白杨树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右图l为该白杨树林中层食物网简图,图2为物种A的食物比例结构图。请回答:
(l)图1中共有________食物链,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物种是________,物种A与D的关系是________。
(2)如要调查物种A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F突然大量减少,则较长时间内物种A的数量变化________ (填“明显”或“不明显”),原因是________。
(3)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生活于该白杨树林中层的优势物种是________,物种E和F的数量将 原因是________。
I.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 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 __________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___。
II.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在封山育林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7-II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____稳定性较低。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中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 方的关键是 。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
样方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样方面积(㎡) |
1 |
1 |
1 |
1 |
1 |
1 |
田螺数量(只) |
15 |
18 |
15 |
19 |
15 |
14 |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 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 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 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 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上,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和 。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年后的结果如下表。
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____。
2.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等不同草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通过比较这些草种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以显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方面的证据。
3.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__________。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 |
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
C.多样性指标越来越高 |
D.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 |
E.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4.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阐述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__________。
I.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 的特点。
(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会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 __________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
(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部位是_____________。
II.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在封山育林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7-II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I.将刚刚离体的神经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给予适宜刺激,膜两侧出现的电位变化如图甲所示,乙图是突触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a表示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刺激时的静息电位,此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主要对 有通透性,造成该离子 (外流、内流)。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 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
(2)图甲中bc段Na+进细胞 (需要、不需要)能量。cd段Na十出细胞 (需要、不需要)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则c点高度 (不变、增加、降低)。
(3)乙图中①是 ,其化学本质是 ,当②与①特异性结合,会引发突 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神经冲动。如果向⑤中注射某种物质后,突触后膜无电位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 ,二是
II.糜鹿是一种食草动物,20世纪80年代,我国仅有几十只。后来科学工作者把这部分糜鹿分成若干个种群,分别在湖北、江苏、北京等地进行放养,使得各地的糜鹿群均已发展到现在的一定规模。请回答:
(1)把原来仅有的、圈养在一处的几十只糜鹿分成若干种群,移到不同环境中圈养和放归自然的目的是要获得______的种群。在各糜鹿种群间进行 ______和____,有利于提高糜鹿的生存能力,避免了在一个环境中放养造成的___________现象。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扩大糜鹿种群比扩大东北虎等猫科濒危动物种群更容易,其原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