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 )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
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
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⑤性别比例也可以影响种群密度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⑦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⑦ | B.②③⑤⑥⑦ | C.②③⑤⑥⑦ | D.②④⑤⑥⑦ |
有时生产上由于引种而导致一些本地种的灭绝。下列属于新种成灾的原因有( )
A.新种内在的强繁殖力 | B.温度等非生物因素适宜 |
C.失去原有天敌的控制 | D.空间充足,没有种内斗争 |
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中国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16.8亿,此后人口数量将逐渐下降,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 B.种群年龄组成 |
C.种群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要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下列种群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标记重捕法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蒲公英 | B.一块农田中的玉米 |
C.一块农田中的黑线姬鼠 | D.一片森林中的黑松 |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
生态系统 |
采集对象 |
现有生物量 |
年增长率/% |
年采收量 |
① |
马尾松林 |
马尾松 |
200 000m3 |
2 |
1 000 m3 |
② |
淡水湖泊 |
鲫鱼 |
10 000kg |
35 |
3 600 kg |
③ |
山地 |
甘草 |
1 000kg |
20 |
300 kg |
④ |
滩涂 |
沙蚕 |
10 000kg |
30 |
500 kg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分析右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与其它物种无关 |
B.C~D段种群数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
C.若该图表示微生物生长曲线,次级代谢产物在C~D时期大量积累 |
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 |
生态群落①、②、③、④含有以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 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和最小的是 ( )
群落 |
种1 |
种2 |
种3 |
种4 |
种5 |
种6 |
种7 |
种8 |
① |
92 |
4 |
0 |
0 |
1 |
1 |
1 |
1 |
② |
0 |
25 |
20 |
20 |
20 |
5 |
0 |
0 |
③ |
0 |
2 |
3 |
5 |
40 |
50 |
0 |
0 |
④ |
0 |
65 |
20 |
10 |
3 |
2 |
0 |
0 |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①和④ | D.②和③ |
下图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
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的比较是a>b>c
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的比较是a>b>e
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的比较a>b>c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①②③ | C.只有①③④ | D.只有②③④ |
如下图所示的各生态系统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
A.阳光、温度、温度、阳光 | B.水深、海拔、纬度、阳光 |
C.温度、海拔、温度、水 | D.温度、温度、纬度、阳光 |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 | 100只 |
B. | 200只 |
C. | 300只 |
D. | 400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