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
B.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
D.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
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 |
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 |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
C.大豆田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为“S”型曲线增长 |
D.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
右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
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C.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种群迁入新的环境初期可能呈“J”型增长,两种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
D.若该种群为玉米,因为其数量存在K值,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 |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A.50只 | B.200只 | C.400只 | D.100只 |
右图是仓库里两种常见的害虫“拟谷盗”与“扁拟谷盗”的生态栖位偏好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干燥、低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
B.在干燥、高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
C.在潮湿、低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
D.在潮湿、高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
发生在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其生物的演替顺序是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B.原始生命→蓝藻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C.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D.种植作物→杂草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
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
A.生态系统 | B.种群 | C.生物群落 | D.食物网 |
所谓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
A.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 |
B.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小的种群中捕食 |
C.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在捕食 |
D.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