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
鸟类对环境的变化相对敏感,可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因此,对特定区域鸟类数量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环境的变动及其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鸟类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鸟类丰富度(种) |
平均种群密度(只/hm2) |
次生杂木林 |
55 |
11.5063 |
灌丛 |
51 |
16.3581 |
农田 |
21 |
3.9417 |
人工马尾松林 |
23 |
14.3857 |
(l)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属于__________,该组成成分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渠道增多,功能更加完善。
(2)次生杂木林、灌丛、农田及人工马尾松林等的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表中数据表明,4种生态系统中鸟类丰富度差别较大,农田最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灌丛的鸟类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说明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___________;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决定麻雀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
(4)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______________。
(5)鸟类数量的调查方法有多种,以下可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计数鸟的鸣叫 ②计数鸟巢的数量 ③样点法(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固定的观察点进行观察计数) ④样线(带)法(是指观察者沿着固定的线路活动,并对所见到的样线两侧的鸟进行计数) ⑤物种丰富度法(是指数算鸟种后,制作鸟种名单,并从鸟种名单了解该地区的物种程度) ⑥标志重捕法
为研究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某研究机构根据某种外来植物入侵程度对弃耕地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图2),请回答.
(1)调查说明,弃耕地群落形成过程中物种数目即物种 会随外来物种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从而改变群落演替的 .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受到轻度 (干扰/破坏)的情况下,其物种数波动较小.
(2)某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使昆虫和动物拒食,其信息传递方式为 该入侵物种和其它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最可能为 关系.
(3)从营养结构来看,次级消费者属于第 营养级,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 |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下面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说明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B.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C.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分布,属于群落的特征 |
D.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过程的实质是种群数量不断变化的过程 |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
D.生态系统只有保持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才能长期维持稳定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
B.农田中的玉米均匀分布 |
C.2012年,河北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0.04‰ |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种群密度,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
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
在一棵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这些生物构成了
A.种群 | B.群落 | C.生态系统 | D.生物个体 |
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 |
B. |
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 |
C. |
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 |
D. |
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 |
图是某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
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 |
C.到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兔后使兔的种群数量下降。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而兔被中度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度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
C.中度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 |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A.动物进食对唾液腺分泌活动的影响 |
B.运动强度的大小对汗腺分泌量的影响 |
C.降雨的多少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
D.害虫的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