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大片耕作区将退耕,随着时间的推移,退耕地上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群落演替。有关该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B.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革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较低等 |
C.演替初期种间关系以竞争为主 |
D.人类活动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
右图表示某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甲一乙 |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他们以同种植物为食 |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 |
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
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
D.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
下图中A、B、C、D、E、F各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l0%~20%
C.阳光、空气、水和所有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若C种群灭绝,则E 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可能增大
(8分)某同学利用暑假放假时间来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参与大豆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估算一下自家大豆的植株数量,利用所学的知识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该昆虫终将呈S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与根瘤菌的关系是________。
(4)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群落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图1中E处于______,其代谢类型通常是________。
(2)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图2中的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
(3)图1中所示的由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碳在食物链中以__________形式流动。
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
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感和尿液减少 |
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
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 |
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
|
灌草丛 |
针阔叶混交林 |
常绿阔叶林 |
针叶林 |
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 (t/hm2.a) |
17.43 |
116.61 |
150.81 |
55.50 |
总呼吸量(t/hm2.a) |
15.93 |
92.73 |
124.81 |
40.98 |
叶面积指数 |
2.48 |
11.28 |
17.76 |
6.63 |
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 |
6.65 |
377.52 |
398.57 |
184.74 |
(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上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
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
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
D.植被于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 |
在当前可耕种土地减少的形式下,某地区农民改变农田单一种植玉米模式,采用玉米和大豆间作的种植方法。下列有关玉米和大豆间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 B.害虫种类和数量都会减少 |
C.农田中能量呈多方向流动 | D.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 |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下图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下图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以后,增长速率为0 |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 |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10头。请回答:
(1)该地区田鼠种群个数总数为N,则N= 头。
A. 30 B. 32 C. 64 D. 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 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若某种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 头。
A. B. C. D.
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 B.种群年龄结构 |
C.种群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下图是1个鼠群迁入1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
A.EF段 | B.DE段 | C.BD段 | D.BC段 |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增加得越快 |
B.在我国北方的冬天,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增加农作物的生长速率 |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D.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