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鱼群种群数量达到K/2水平再捕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密度最大 B.环境所能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世界人口数量从公元纪年开始到2000年的变化曲线。在ab段世界人口的年龄组成特点是图中的(横坐标是年龄,纵坐标是人口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样方法调查结论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得出的结论与其它同学不一致则舍弃
B.随机选一个样方,其密度就是整个种群的密度
C.取样方计算时,选生物密度大的区域更科学
D.多次取样,应舍弃数据悬殊的个别样方,取其平均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6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
(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右曲线。

(5)结果分析:
该试管中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_______个,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问题探讨:
①每天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数目,每天取样的时间应该______________。
②在整个七天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方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
A.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C.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                              等条件中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是有限的,阴影部分表示                                                         
(3)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   趋势(填上升或下降),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                                。对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cm)
10×
10
20×
20
40×
40
80×
80
90×
90
100×
100
110×
110
A
3
5
8
14
16
17
19
B
3
5
6
9
11
13
13
C
2
3
5
8
8
8
8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是 (  )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定地区内单位面积生物的数量
B.一口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三只锥形瓶,编号甲、乙、丙,各加入500 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然后用天平称量0.1g活性干酵母分别投入锥形瓶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7d,定时取样、观察和计数,计算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平均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样前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使得计数更准确
B.甲、乙、丙三组重复实验,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C.预期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计数时需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
B.样方大小一般是1m2
C.适于调查动物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为各样方密度平均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A.物种组成 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 D.次生演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某调查小组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的情况,分析回答: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取样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②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
(2)调查小组对该生态系统的几种植物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

   年份
植物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A
10.0
9.2
8.0
6.8
5.5
B
3.0
2.1
1.1
0.3
0.1
C
0.3
0.6
1.1
1.5
2.3
D
3.0
2.0
0.4
0
0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和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探究活动一般都采用样方法
B.该探究主要针对小动物进行,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C.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D.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最好再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自然界中种群增长的一般走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符合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B.种群的增长不受环境因素的制约
C.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D.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C.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