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
B.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
C.1表示ATP,2-4分别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 |
D.1表示细胞的统一性,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液、DNA |
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B.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
C.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②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⑦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
⑧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A.①②⑦⑧ B.①②③④ C.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
为了检测某种酶X在37℃时对3种二糖(糖A、糖B、糖C)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5min后检测每支试管中的单糖和二糖,结果如下表。
(1)请写出一种用于检测单糖或二糖是否为还原糖的方法,并说明现象与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
(2)从本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请用下面所给的材料和实验室中的基本设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酶X,糖A溶液、糖B溶液、糖C溶液(自选一种),斐林试剂,不同pH的物质(酸、水、碱)。
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洁净试管,向三只试管中均加入1mL的酶X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加入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向C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摇匀。
③将______________溶液各2mL注入到A、B、C三只试管中,置于 中保温5min。
④在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____________,然后水浴加热5min,观察颜色变化。
下列有关细胞相关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相同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 |
B.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C.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
D.光照密闭瓶中的植物,在瓶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发生变化时,植物叶肉细胞中AT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转移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
关于细胞内以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能够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2、5、6、7、8 |
B.过程3、4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都需要酶的催化 |
C.图中7过程需要1过程的参与,而8过程中同时进行了2过程 |
D.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线粒体通过2过程合成的ATP比叶绿体通过2过程合成的ATP用途单一 |
Ⅰ.下图是探究过氧化氢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可通过 来实现。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____ 。
(2)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___ 。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原因是__ 。
(4)在过氧化氢溶液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实验组中加入相同大小不同数目的浸润过肝脏研磨液滤纸片,则几个实验组最终生成的气体量是否相同 ,原因是 。
Ⅱ.低温条件下植物细胞会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
处理 |
培养温度/℃ |
|
1 |
蒸馏水浇灌 |
25 |
7.3 |
2 |
① |
② |
9.4 |
3 |
0.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0.3 |
4 |
1.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1.6 |
5 |
1.5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3.6 |
6 |
2.0 mmol/L水杨酸浇灌 |
5 |
14.5 |
(1)表中①是 ,②是
(2)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3)在5℃的环境下,据图不能得到最有利于增强植物抗冷性的水杨酸的浓度是2.O mmol/L结论,理由是____ 。
如图为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数字)。
(2)在乙图中,若a图所示为阴生植物曲线,则阳生植物曲线与其相比,C点应________移(左、右),A点应________移(上、下);由b图可知,30℃时植物能否显示生长现象?________。
(3)从b图可以看出,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应选择温度为________左右,并且要选择________色的玻璃。
(4)在甲图中的Ⅱ和________(Ⅰ、Ⅲ、Ⅳ、Ⅴ、Ⅵ)属于同一种物质。在a图的B点时,植物体中,甲图中Ⅲ和Ⅵ的数量关系是Ⅲ________Ⅵ(>、=、<)。
下列关于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P、脱氧核苷酸、核糖体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②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③酶、激素、ATP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④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⑤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
A.①⑤ B.①④
C.③⑤ D.①②
下列关于某人B淋巴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基因、酶以及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和ATP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
B.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和ATP |
C.基因种类相同,酶种类不完全相同 |
D.与ATP合成有关的酶种类相同 |
为了验证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
①如上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1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______,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并记录。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_______。
(5)将某一溶液pH直接由1升到10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6)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7)要鉴定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
C.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
D.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后,想进一步探究在一个小区间内的两个温度tl、t2(tl<Tm< t2)条件下的酶的活性,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5%的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酶溶液,将试管A、C和试管B、D分别置于温度为tl、t2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各自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请分析回答:
(1)图示中Tm表示酶的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溶液中的淀粉及其分解产物不能通过形管底部的半透膜)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从试管A、B中取 的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液面高度;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侧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③如果 ,则温度为tl时淀粉酶的活性强;
④如果 ,则温度为t2时淀粉酶的活性强;
⑤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则温度为tl、t2时淀粉酶的性相同。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 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请协助完成“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标准液。取 7 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 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
试管号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麦芽糖标准液(mL) |
0 |
0.2 |
0.6 |
1.0 |
1.4 |
1.6 |
2.0 |
蒸馏水(mL) |
2.0 |
|
|
|
|
|
|
麦芽糖含量(mg) |
0 |
0.2 |
0.6 |
1.0 |
1.4 |
1.6 |
2.0 |
斐林试剂(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步骤二:制备酶液。
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步骤五: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分析:将A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结果分析:(略)
分析上述步骤回答:
(1)步骤一的2~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分别是:1.8、1.4、1.0、0.6、0.4、0(单位mL)。要控制等量的液体,是为了控制________(自、因、无关)变量,“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步骤三的实验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四中A、B试管5mL 5%淀粉溶液和C、D试管中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和蒸馏水分别装在不同试管中40℃恒温水浴处理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