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则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ΔH>0 | B.T1>T2,ΔH<0 | C.T1<T2,ΔH>0 | D.T1<T2,ΔH<0 |
一定浓度的硝酸与Cu2S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中n(NO2)∶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中n[Cu(NO3)2]∶n(CuSO4)=1∶1 |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 |
C.反应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D.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8 mol电子转移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X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 |
C.原子半径:Y>Z |
D.含X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① |
Cl2 |
FeBr2 |
/ |
|
Cl- |
② |
KClO3 |
浓盐酸 |
/ |
Cl2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3H2O2 + 6H+=2Mn2+ + 4O2↑+ 6H2O
下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71 |
0.099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1 |
-1 |
A.A、B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B>A
B.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E->D-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D<H2C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2CO4>HEO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NaHS水解反应:HS-+ H2O H3O++ S2- |
B.明矾加入在水中起净化作用的原因:Al3++ 3H2O=Al(OH)3(胶体) + 3H+ |
C.已知: 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H=-259.7kJ·mol-1 |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HCO3- + Ba2+ + 2OH-= BaCO3↓+ CO32-+ 2H2O |
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则X、Y可能是
①C、CO ②AlCl3、Al(OH)3 ③N2、NO ④S、SO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Cl2:MnO2+2H++2Cl-==Mn2++Cl2↑+2H2O |
B.将铝片打磨后置于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
C.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O+SO2=2NH4++SO32-+ H2O |
D.苯酚浊液与纯碱溶液混合后变澄清:2C6H5OH+CO32-=2C6H5O-+CO2↑+H2O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I-
②pH=13的溶液:Na+、CO32-、SO32-、AlO2-、S2-
③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NH4+、K+、NO3-、S2O32-
④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HCO3-、Cu2+、SO42-
⑤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NO3-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⑤ | D.②⑤ |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N2分子的质量与CO的摩尔质量完全相同 |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 |
C.50g 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A |
D.28.6gNa2CO3·10H2O晶体完全溶于水中,溶液中含CO32-的数目为0.1 NA |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2+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2+>Z2- |
C.同主族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弱 |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D |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该物质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B.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
化学中图象可以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图5表示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 =183kJ·mol-1 |
B.图6表示室温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20mL0.1mol·L-1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酸体积变化 |
C.图7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 |
D.图8表示10mL0.1mol/L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HCl,产生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Na2CO3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