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NH4+、Cl-、Fe3+等四种离子,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已知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 |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C.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
D.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水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过量NaOH溶液,收集气体 |
C.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
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滤液中再加入过量盐酸,加热 |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目的是为了提取溴 |
B.除去粗盐中的SO42-杂质,可以选择BaCl2等试剂 |
C.工业生产常选用Ca(OH)2作为沉淀剂 |
D.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原料一般是灼烧Mg (OH)2得到的MgO |
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HNO3酸化
A.②③⑤① | B.④③⑤① | C.④①⑤ | D.②③①⑤ |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D |
将某未知溶液作焰色反应来鉴定所含金属元素,肉眼直接观察到黄色火焰 |
溶液中含钠元素,但不能确定是否含钾元素 |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
B.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
C.某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有Fe2+ |
D.某溶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和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这种试剂
是
A.Fe(NO3)3溶液 | B.FeCl2溶液 | C.BaCl2溶液 | D.FeCl3溶液 |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
某溶液含有K+、Fe3+、SO42-、CO32-、I-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K+ | B.I- | C.SO42- | D.CO32-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时呈现黄色,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Na+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
|
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除杂操作 |
A |
Na2O2(Na2O)固体 |
O2 |
在纯氧气中加热 |
B |
Na2CO3 (NaHCO3)溶液 |
CO2 |
通入过量的 CO2 |
C |
FeCl3(FeCl2)溶液 |
Cl2 |
通入过量的 Cl2 |
D |
FeSO4(CuSO4)溶液 |
Fe |
加入过量的 Fe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