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0.1 L含有0.02mol CuSO4和0.01molNa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一段时间后,一个电极上得到0.01 mol Cu,另一电极析出的气体( )
A.只有Cl2 | B.既有Cl2又有O2 | C.只有O2 | D.只有H2 |
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图a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的反应为Ag2S+2e-=2Ag+S2- |
B.图b电解一段时间,铜电极溶解,石墨电极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
C.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 |
D.图d中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 |
右图是电解NaCl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 |
B.c为阳极、d为阴极 |
C.电解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
D.电解过程中,将湿润淀粉—KI试纸靠近d电极,看到试纸变蓝 |
欲在金属表面镀银,应把镀件挂在电镀池的阴极。下列各组中,选用的阳极金属和电镀液均正确的是
A.Ag和AgCl溶液 | B.Ag和AgNO3溶液 |
C.Fe和AgNO3溶液 | D.Pt和Ag2SO4溶液 |
将纯Zn片和纯Cu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H2SO4溶液中,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A.Zn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 B.负极附近C(SO42-),逐渐增大 |
C.正极、负极附近C(SO42-)基本不变 | D.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减小 |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开始时阴极和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
A.H2和Cl2 | B.Cu和Cl2 | C.H2和O2 | D.Cu和O2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
A.HCl | B.NaOH | C. NaCl | D.Na2SO4 |
将 0.1 L 含有 0.02mol CuSO4和 0.01molNaCl 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一段时间后,一个电极上得到 0.01 mol Cu,另一电极析出的气体( )
A.只有Cl2 | B.既有Cl2又有O2 | C.只有O2 | D.只有H2 |
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为电源正极 |
B.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 |
C.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
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 13.44 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Cr2O72-被还原 |
已知某电解质溶液pH=a,向其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2SO4 | B.H2SO4 | C.AgNO3 | D.NaOH |
将含有0.4 mol NaCl和0.5 mol Cu(NO3)2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0.3 mol Cu,则在另一个电极上逸出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4.48 L | B. 5.6L | C. 6.72L | D. 11.2L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④ | D.③④ |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B.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 |
C.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化物都能起到保护内层金属的作用 |
D.在铁水闸上外接电源的正极,可保护铁水闸 |
有关阳离子交换膜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A.转移电子0.8 mol时产生氢气8.96 L |
B.从出口B处导出的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
C.装置中出口①处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D.装置中的阳离子交换膜防止产生的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