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硫化钠溶液与草酸溶液放出硫化氢气体 |
B.碱金属Cs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
C.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
D.Al与盐酸反应,加几滴氯化铜溶液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发生反应:2A (g)+B (g) 2C(g),图甲为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图乙显示的是催化反应与无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
C.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时体系压强为P,保持温度不变,t0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2,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体系压强变化如图丙所示。 |
D.将一定量的NO2充入针筒中后封口,发生反应2NO2 (g)N2O4(g),图丁表示在拉伸和压缩针筒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则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S2O3+2HCl==2NaCl+S↓+SO2↑+H2O在加热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加热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若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再充入适量He,由于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在合成氨反应中,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有催化剂时(a)和无催化剂时(b)的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一表示 |
D.若在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2SO2+O2,达到平衡后再充入适量He,其速率—时间图像可用图二表示 |
等质量的三份铁a、b、c,分别加入足量的等量稀H2SO4中,a中同时加入适量CuSO4溶液,c中加入适量CH3COOK。下列各图中表示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
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
B.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 |
C.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
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
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 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 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6.00 |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
C.b<318.2 |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 + SO2(g)+CO2(g) △H1= +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CaS(s) + 4CO2(g) △H2= -175.6kJ·mol-1(反应Ⅱ)
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A和B中,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中分别加入amol及bmol HI(a>b),可逆反应2HI H2+I2(g)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时A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大于B容器中的反应速率
B.平衡时c(I2)A=c(I2)B
C. HI的平衡分解率:αA>αB
D.平衡时,I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A容器>B容器
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 I-→H2O+IO- 慢 H2O2+ IO-→H2O+O2+ 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 |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 | D.v(H2O2)=v(H2O)=v(O2) |
下列相关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A |
相同温度下,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末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 |
验证固体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可逆反应FeCl3(aq)+3KSCN(aq) Fe(SCN)3(aq)+3KCl(aq)建立平衡后,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入KCl固体,观察体系颜色的变化 |
验证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C |
室温下,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向沉淀中加入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
验证BaSO4和BaCO3Ksp的相对大小 |
D |
相同温度下,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FeCl3固体和少量的MnO2固体 |
验证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
该同学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1分钟,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1 分钟内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Ⅰ(断开K)1分钟水滴数 |
34 |
59 |
86 |
117 |
… |
102 |
实验Ⅱ(闭合K)1分钟水滴数 |
58 |
81 |
112 |
139 |
… |
7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B.实验Ⅱ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
C.反应前期水滴数58>34、81>59,主要原因是实验Ⅱ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D.反应后期水滴数102>78,主要原因是实验Ⅰ溶液温度高于实验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