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规侓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
下表中50 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碳酸钙 状态 |
c(HCl) /mol·L-1 |
溶液温度/℃ |
碳酸钙消失 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粒状 |
0.5 |
20 |
39 |
400 |
2 |
粉末 |
0.5 |
20 |
40 |
60 |
3 |
粒状 |
0.6 |
20 |
41 |
280 |
4 |
粒状 |
0.8 |
20 |
40 |
200 |
5 |
粉末 |
0.8 |
20 |
40 |
30 |
6 |
粒状 |
1.0 |
20 |
40 |
120 |
7 |
粒状 |
1.0 |
30 |
50 |
40 |
8 |
粒状 |
1.2 |
20 |
40 |
90 |
9 |
粒状 |
1.2 |
25 |
45 |
40 |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实验6和7表明,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实验1、3、4、6、8可以得出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 。
(4)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它因素还有__________,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1、2与_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填写文中带圈的数字后面的空白:
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c(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一)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① ;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 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②
(二)该同学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1.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2.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1中③ ,实验2中④ ,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三)为了使实验“定量化”、使结果更精确,可以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1.配制c(H+)相同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现有浓度为1mol·L-1的盐酸和密度为1.225g·cm-3、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若要准确量取该硫酸20.00mL,需要用⑤ (填仪器名称);将量取的硫酸配制成c(H+)=1mol·L-1的溶液,可得溶液的体积为⑥ 。配制溶液时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⑦ 、烧杯、胶头滴管和量筒等。
2.比较反应速率:反应时间可以用秒表测定。如果要对上述实验中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可以通过测定哪些物理量来确定?⑧ (要求回答一种即可)。
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编号 |
金属(粉末状) |
物质的量 |
酸的浓度 |
酸的体积 |
反应温度 |
A |
Mg |
0.1mol |
6mol/L硝酸 |
10mL |
60℃ |
B |
Mg |
0.1mol |
3mol/L盐酸 |
10mL |
30℃ |
C |
Fe |
0.1mol |
3mol/L盐酸 |
10mL |
60℃ |
D |
Mg |
0.1mol |
3mol/L盐酸 |
10mL |
60℃ |
“碘钟”实验中,3I—+ S2O32- = I3—+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I—)/mol·L-1 |
0.040 |
0.080 |
0.080 |
0.160 |
0.120 |
c(S2O32-)/mol·L-1 |
0.040 |
0.040 |
0.080 |
0.120 |
0.040 |
t/s |
88.0 |
44.0 |
22.0 |
44.0 |
t1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显色时间t1=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 (填字母)。
A.<22s | B.22—44s | C.>44s |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图示的措施中,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B C D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率如图曲线所示,已知ClO3-的氧化性随c(H+)的增大而增强,有关方程式为:
ClO3-+3 HSO3-Cl-+3 H+ +3 SO42-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增加水的量或温度,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
(2)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
(3)对于反应CaCO3(s) CaO(s) + CO2(g),增加CaCO3的量,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而增加CaO或CO2的浓度,则可以加快逆反应速率
(4)对反应3H2(g) + N2(g) 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定体积),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5)对于反应3H2(g) + N2(g) 2NH3(g),使用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
A.(1)(2) | B.(1)(2)(3) | C.(1)(2)(3)(4) | D.(5) |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
A.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 |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
氙气和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反应达到如下平衡
下列变化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升高温度 | B.加压 | C.减压 | D.适当降温 |
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4NH3(g)+5O2(g) 4NO(g)+6H2O(g)
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现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的结果是( )
A.容器内压强增大 | B.原平衡不受影响 |
C.正反应速率增大 | D.NO浓度降低 |
可逆反应C(s)+H2O(g)CO(g)+H2(g);△H=-Q。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如何变化?
反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