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____________。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实验测定。要测定不同反应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通过观察和测量体系中的某一物质的相关性质,再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计算。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的________来实现;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可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变化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在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反应中,该反应的速率可通过___ 来测定。
在300 ℃时,5 L密闭容器中,有分子式为A2和B2的两种气体,生成另外一种气体C,其反应情况如图2-3所示:
图2-3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00 ℃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 C(g)+2D(g) ΔH=Q, 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
(1)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已知K300℃<K350℃,则ΔH_______0(填“>”或“<”)。
(2)在2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A(g)+3B(g)2C(g),在10 ℃、50 ℃时均达到平衡,分别测得v(B)="0.3" mol·L-1·s-1,v(A)="25.6" mol·L-1·s-1,则对于此反应而言,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_________________的倍。
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2A(g) 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 ![]() 浓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为_ mol/(L . 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_______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_v1
(填>、=、<),且c3_______1.0 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请指出要加快该反应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列举方法最少2种)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________。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将6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xC(g)+2D(g)。若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的压强变小,并知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x的数值为 ; ②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③5min时B的转化率为 。
在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
锌的质量/g |
锌的形状 |
温度/℃ |
完全溶于溶液的时间/s |
A |
2 |
薄片 |
5 |
400 |
B |
2 |
薄片 |
15 |
200 |
C |
2 |
薄片 |
25 |
100 |
D |
2 |
薄片 |
35 |
t1 |
E |
2 |
细小颗粒 |
15 |
t2 |
F |
2 |
粉末 |
15 |
t3 |
G |
2 |
薄片(含少量杂质Cu) |
35 |
t4 |
(1)t1= s
(2)总结并得出的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是
(3)t1 t4(填“>”或“<”),原因是
t2 t3(填“>”或“<”),原因是
(4)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B、mE、mF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2X(g)+ Y(g)a Z(g),在T1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 X和2mol Y。根据图示回答:
(1)a =________;用Y的浓度变化表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min)。
(2)平衡时,Y在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以提高Y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使用适当的催化剂 B.分离出Z C.增大容器体积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求:
(1)此时A的浓度c(A)=________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
n(A)=n(B)=________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________mol/(L·min)。
(3)x的值为________。
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g)N2O4(g) Δ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__________vB(填“>”、“<”或“=”);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关闭活塞K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分别通入等量的氖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_,B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_____中的颜色较深。
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 。
(2)该反应是由 开始的。(①正反应 ②逆反应 ③正逆反应同时。)
(3)该反应第 ______ 分钟到达平衡状态。
(4)反应开始至3 min,气体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
等物质的量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bB(?)cC(固)+dD(?)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n mol,B减少,C增加
,
D增加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系数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A__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