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 = H+ + HA-,    HA H+  A2-    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若0.1 mol•L-1NaHA溶液的pH = 2,则0.1 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___________0.11 mol•L-1(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 mol•L-1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向25 mL 0.1 mol/L 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HA溶液,曲线如图所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OH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2)M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                              _____;此时,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  _ 0.2 mol/L H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
(3)写出B点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_________           _;
(4)D点时,溶液中c(A)+c(HA)________2 c(M+)(填“>”“<”或“=”);若此时测得混合溶液的pH = 3,则 c(HA) + c(H+) = __________mol/L(数字表达式,不必具体算出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KW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KW__________1×10-14(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2)25℃ 下,将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1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__。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
(4)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 “中”或“碱”),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含有弱酸HA和其钠盐NaA的混合溶液,在化学上用作缓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不大。
(1)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向其中加入少量K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现将0.04mol·L-1HA溶液和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缓冲溶液。①若HA为HCN,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c(Na+  c(CN-)(填“<”、“=”或“>”),你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②若HA为CH3COOH,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所有的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在温度t ℃时,pH=3的某水溶液中c(OH)=109 mol/L在此温度下pH均为4的盐酸和(NH4)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__________。
(Ⅱ)常温下,pH=10的强碱AOH和pH=4的酸HnB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生成的盐化学式为___________。AOH与HnB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_________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常温下将体积为v1、浓度为c1的一元酸HA与体积为v2、浓度为c2的一元碱BOH混合。
(1)若v1·c1=v2·c2,混合后的溶液pH>7,则一元弱酸的电离程度         (选填“>”、“<”或“=”)一元弱碱的电离程度;
(2)若v1=v2,一元弱碱的电离程度大于一元弱酸的电离程度,且混合后溶液pH<7,则c1     c2(选填“>”、“<”或“=”)。
(Ⅳ)常温下,0.1m01/L的下列溶液:
①HCl、②CH3COOH、③CH3COONa、④NaOH、⑤FeCl3、⑥NaCl。
(1)pH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                         (填序号);
(2)实验室配制⑤的溶液时常需加入少量盐酸,否则得到的是浑浊的溶液,产生浑浊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Ⅴ)将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时,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    ④0.1mol/L NH3·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       ⑤0.1mol/L NH3·H2O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       c(NH4+)最小的是        ﹝填序号﹞
(3)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       ③﹝填“>”、“<”或“=”)
(4)常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说明CH3COO的水解程度________(填“>”、“<”或“=”) NH4+的水解程度,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            c(NH4+)(填“>”、“<”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1)常温下,有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醋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两溶液的pH ,盐酸______(填“<” 、“="”" 或 “>”)醋酸,写出醋酸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两种酸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其中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醋酸钠,实验室现有部分醋酸钠固体,取少量溶于水,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 、“中性” 或 “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当测得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当测得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
a.c(Na+)>c(CH3COO-)>c(OH-)>c(H+)    b.c(Na+) = c(CH3COO-)>c(OH-) =c(H+
c.c(CH3COO-)>c(Na+)>c(H+)>c(OH-)    d.c(Na+)>c(CH3COO-)>c(H+)>c(OH-)
(2)向盛有1mL 0.1mol/LMg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2mol/L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或文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酸盐有着广泛的应用。
(1)以下是CuSO4·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① 理论上,为了制得纯净的CuSO4·5H2O晶体,需要消耗稀硫酸、稀硝酸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 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所加稀硝酸的浓度控制要求比较高,通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滴定过程中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现象是                            。请在下图中画出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的曲线图(要求过A点)。

③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2 (OH)2CO3后恰好恢 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CO2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为测定混合肥料K2SO4、(NH4)2SO4中钾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骤:
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③冷却、称重。
若试样为m 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试样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3)PbSO4难溶于水却可溶于醋酸,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①醋酸铅可溶于水          ②醋酸铅是弱电解质
③醋酸铅在水中形成电离平衡时的c(Pb2+)小于PbSO4的溶解平衡的c(Pb2+
⑤因醋酸是弱酸,故反应可进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10分)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1)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6种溶液的pH值: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9.7
11.6
10.3
11.1
11.3

复分解存在这样一个规律:一种较强酸与另一种较弱酸的盐可以自发地反应,生成较弱酸和较强酸的盐,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依照该规律,请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填编号)。
A.CO2+H2O +2NaClO===Na2CO3+2HClO     B.CH3COOH+NaCN===CH3COONa+HCN
C.CO2 +H2O +C6H5ONa→NaHCO3+C6H5OH   D.CO2 +H2O +2C6H5ONa→Na2CO3+2C6H5OH
(2)根据前述信息判断,常温下,浓度均为0.05 mol·L1的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填编号),其pH值约为_______(填数值)。
①HCN   ②CH3COOH   ③HClO4   ④HClO    ⑤H2SO4
(3)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它的规律。下列转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工业上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②侯氏制碱法中,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晶体。
请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                                 。根据这结论,现将Na2S和AgI固体混合搅拌,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严重。通过控制溶液的pH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下表是常温下金属氢氧化物的Ksp(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和金属离子在某浓度下开始沉淀所需的pH(表中浓度为相应pH时溶液中有关金属离子产生沉淀的最小浓度;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时通常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金属离子
Ksp
pH(10-1 mol•L-1
 pH(10-5 mol•L-1)
 Fe3+
 4.0×10-38
 2.7
 3.7
Cr3+  
6.0×10-31
4.3
5.6
Cu2+
2.2×10-20
 4.7
6.7
Ca2+
 4.0×10-5
 12.3 
 14.3

(1)某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Cu2+和Fe3+,测得其浓度均小于0.1 mol•L-1。为除去其中的Fe3+,回收铜,需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处理含有Cr2O72-酸性溶液的工业废水,采用如下方法:向废水中加人适量NaCl,以Fe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Cr(OH)3和Fe(OH)3沉淀生成排出,从而使废水中铬含量低于排放标准。
①Cr2O72-转变为Cr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pH对废水中Cr2O72-去除率的影响如图。你认为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取值在______范围内对降低废水中的铬含量最有利,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去除率(%)=[(c0-c)/co]×100%,式中:co—处理前废水中Cr2O72-浓度,c—处理后废水中Cr2O72-的浓度]

(3)沉淀转化在生产中也有重要应用。例如,用Na2CO3溶液可以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较疏松而易清除的CaCO3,该沉淀转化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写数值)。[已知Ksp (CaSO4)=9.1x10-6,Ksp (CaCO3)=2.8×10-9]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B、C、 D、 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 NH3·H2O、 CH3COOH 、HCl 、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 L pH=3的A溶液分别与0.001mol·LxL B溶液、0.001mol·L1  yL D溶液充分反应至中性,x、y大小关系为: y<x
②浓度均为0.1mol·L1A和E溶液,pH:A<E;
③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     溶液,判断理由是                 
(2) 用水稀释0.1 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写序号)
;                              ② 
c(H+)和c(OH-)的乘积        ④ OH的物质的量
(3)OH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③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 E>A
⑤A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⑥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和C混合后溶液,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右图中的_________曲线(填写序号) 。

(5)室温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合物A、B、C、D、E分别由H+、Na+、Al3+、Cu2+四种阳离子和CO32-、Br-、SiO32-、SO42-四种阴离子组成。已知①A、B、C三种溶液pH<7,D、E溶液pH>7②A、C的阴离子相同,D、E的阳离子相同 ③用石墨电极电解A的溶液,阳极有无色气体产生,阴极有红色物质生成 ④C溶液与D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和一种气体,且此沉淀可溶于B的溶液,此气体通入E的溶液中可产生另一种白色沉淀。
请根据以上事实填空:
⑴写出B、C、E的化学式:B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⑵D溶液的pH>7,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C溶液与D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用石墨电极电解400mL 1.0 mo1·L—1 A的溶液,当阳极有2.24 L气体(标准状况)产生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设溶液的体积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有A、B、C、D四种离子化合物,组成它们的离子分别为:
阳离子:Na、Al3、NH4+;      阴离子:OH、NO3、CO32、HSO4
为鉴别四种化合物,某学生分别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

(1) Y、Z的化学式分别为:Y              ;Z                
(2)写出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加热条件下,C与过量B反应:                                            
②D溶液显弱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4)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3=3。下图为,H2CO3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血液中,HCO3-能起到稳定人体PH的作用,请用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解释:
                                                     (用方程式表示)。
(2)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               
(3)某同学认为该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O32-离子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4)已知某温度下Li2CO3的Ksp为1.68×10-3,将适量Li2CO3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饱和Li2CO3溶液中c(Li+)=0.15 mol·L-1。c(CO32-)=0.075 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0.125 mol·L-1 Na2CO3溶液,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5)请画出t1时刻后Li+和CO3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用虚线表示Li+ ,实线表示CO3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A、B、C、D、E五种可溶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H+、Na+、A13+、Ag+、Ba2+
阴离子
OH、C1、CO32—、NO3、SO42—

已知: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向E溶液中逐滴滴加B溶液至过量,沉淀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消失。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2)若25℃时C、E溶液pH=4,则E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C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倍。
(3)将0.1 mol·L-1 的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0.2 mol·L-1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