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 M n ( O H ) 2 碱性悬浊液(含有 K I )混合,反应生成 M n O ( O H ) 2 ,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

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 M n O ( O H ) 2 I 还原为 M n 2 + ,在暗处静置 5 m i n ,然后用标准 N a 2 S 2 O 3 溶液滴定生成的 I 2 2 S 2 O 3 2 - + I 2 = 2 I +   S 4 O 6 2 - )。

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 N a 2 S 2 O 3 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 100 . 00 m 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 a m o l · L 1 N a 2 S 2 O 3 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 N a 2 S 2 O 3 溶液的体积为 b m L ,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 1

(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Ⅱ卷)化学部分
  • 更新:2021-09-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 K M n O 4 分解产生的 O 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

C

浓盐酸与 M n O 2 反应制备纯净 C l 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 C l 4 萃取碘水中的 I 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

A

B.

B

C.

C

D.

D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新课标Ⅲ卷)(化学部分)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Cl 2 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 Cl 2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试卷(新课标Ⅰ理综化学部分)
  • 更新:2021-09-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SO 4•7H 2O固体配制0.10mol•L 1FeSO 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   (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 )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   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

u ×10 8/(m 2•s 1•V 1

阴离子

u ×10 8/(m 2•s 1•V 1

Li +

4.07

HCO 3

4.61

Na +

5.19

NO 3

7.40

Ca 2+

6.59

Cl

7.91

K +

7.62

SO 4 2

8.27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   电极溶液中。

(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 2+)增加了0.02mol•L 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 2+)=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铁电极反应式为   。因此,验证了Fe 2+氧化性小于   ,还原性小于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 4溶液中加入几滴Fe 2(SO 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Ⅰ高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9-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解释实验事实的是

A.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 +8H+ +2NO3=3Fe2++2NO↑+4H2O
B.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CO32+H2OHCO3+OH
C.0.l mol·L-l CH3COOH溶液的pH >1: CH3COOHCH3COO+H+
D.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s)+2Fe3+(aq)=2Fe( OH)3(s)+3Mg2+(aq)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填空:
(1)写出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水解方程式:                      
(2)有4中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则c(CH3COO)从大到小的关系为                。(填序号)。
(3)25℃时,已知0.1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8,精确表达下列算式的数学结果:
①c(Na+)-c(CH3COO)=               ;②c(OH)-c(CH3COOH)=              
(4)若往Mg(OH)2的悬浊液中逐滴滴入NH4Cl溶液至澄清,该过程中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B.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Zn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CH3COONa溶液,既能减慢反应这率,又不影响H2的生成
C.将PH=a十l的氨水稀释为pH=a的过程中,变小
D.常温下,向浓度为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CH3COOH,混合溶液的pH=7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 4.5的番茄汁中c(H+)是pH= 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pH= 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时,1L pH=3的盐酸和醋酸能消耗等质量的镁粉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将增大
C.V1L pH=12的NaOH溶液与V2L pH=2的HA溶液混合,若混合液显中性,则V1≤V2
D.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Na+和CO32-的离子浓度均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O3溶液已经变质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等体积、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酸性:HA>HB
D.向浓度均为0.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氨水,先生成Cu(OH)2沉淀,说明Ksp[Cu(0H)2]>Ksp[Mg(0H)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相同浓度的弱酸HX和HY(前者的Ka较小)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HY溶液的pH改变值小于HX溶液的pH改变值
B.在NH3·H2O和NH4C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体系中,外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pH可保持基本不变
C.在NaH2PO4水溶液中存在关系:c(H3PO4) + c(H+) = c(HPO42-) + c(PO43-) + c(OH-)
D.沉淀溶解平衡AgI Ag+ + I-的平衡常数为8.5×10-17,说明难溶盐AgI是弱电解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020 mol/L的HCN(aq)与0.020 mol/L NaCN(aq)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Na+)> c(CN-),用“>、<、=”符号填空
①溶液中c(OH -            c(H +)②c (HCN)            c(CN-
(2)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3)pH值相同的HCl(aq)、H2SO4(aq)、CH3COOH(aq)各100 mL
①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②分别用0.1 mol/LNaOH(aq)中和,消耗NaOH(aq)最多的是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                 
A、HCl最快   B、H2SO4最快   C、CH3COOH最快   D、一样快
(4)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2.0×10-7 mol/L,则此时c(OH -)=                 mol/L。相同条件下,测得① NaHCO3(aq)② CH3COONa(aq)③ NaClO(aq)三种稀溶液的pH值相同。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O2的水溶液中:c(H+)>c(HCO3)=2c(CO32)
B.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
C.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SO4溶液和NH4Cl溶液,c(NH4+)前者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 H+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②常温下,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会使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③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其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H3COO- +H2O 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OH)>c(H+);
④某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 △H>0, 平衡后,升高温度,c(z)增大;
⑤在上述④的可逆反应中,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⑥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⑦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碘化钾固体,氯化银沉淀可转化为碘化银沉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⑤⑥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 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 =7
C. 25℃时,0.1 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 0.1 和0.1 混合后加入1 水中,所得溶液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