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 ℃、80 MPa下合成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
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 |
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
D.金刚石的熔点高、硬度大 |
自然界存在碳酸盐类铜矿(如孔雀石、石青)的化学式为aCuCO3·bCu(OH)2(a、b为正整数,且a≤2,b≤2)。
(1)将孔雀石、石青分别加盐酸至完全溶解,耗用盐酸的物质的量与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孔雀石4∶1,石青3∶1,则它们的化学组成为:孔雀石___________,石青___________。
(2)今有一份碳酸盐类铜矿样品,将其分成A、B两份,然后加盐酸使A样品完全溶解,产生CO2 3.36 L(标准状况);加热B样品使其完全分解,得到20 g CuO,试计算并确定该样品的组成___________。
(3)某碳酸盐类铜矿完全溶解后,产生CO2 6.72 L(标准状况),这份铜矿样品中CuO含量不低于___________。
(4)设某碳酸盐类铜矿样品的质量为A g,所含CuO的质量为G g,加酸完全溶解后,产生CO2的体积为V L(标准状况),则所含铜矿样品A、V、C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是( )
①SiO2+H2O ②SiO2+HF ③SiO2+C ④Si+Cl2⑤SiO2+NaOH ⑥Si+H2
A.②③④⑤ | B.只有③④⑤ | C.只有④⑤ | D.只有①②③ |
在某些高档点心的包装盒内有个小纸袋,将小纸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马上出现血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灰黑色粉末用作抗氧化剂 |
B.小袋中的原装粉末是Fe2O3 |
C.小袋中可能装有活性铁粉 |
D.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 |
在V L 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沉淀,然后在高温中灼烧沉淀,最后得白色固体m g,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mol·L-1 |
B.mol·L-1 |
C.mol·L-1 |
D.mol·L-1 |
下图是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a或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与加入的a或b的体积x(mL)的关系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中c(AlCl3)∶c(MgCl2)=1∶1 |
B.c(AlCl3)∶c(MgCl2)=3∶1 |
C.t之前加NaOH溶液,t之后加盐酸 |
D.盐酸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易溶于水 |
B.硅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 |
C.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 |
D.NaOH溶液通常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
向30.0 mL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铝粉,待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2.00 mol·L-1烧碱溶液,至沉淀不再减少,消耗烧碱溶液210 mL,且收集到气体0.672 L(标准状况)。据此计算:
(1)加入铝粉的质量。
(2)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
把表面有氧化物的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铁片一起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A.是Fe3+和Cu2+ | B.是Fe2+和Cu2+ | C.是Fe3+和Fe2+ | D.只有Fe2+ |
下列替代过程合理的是
A.医院用BaCO3代替BaSO4作“钡餐” |
B.家庭用食用醋代替CO2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 |
C.工业上用电解AlCl3代替Al2O3来冶炼铝 |
D.实验室用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
工业上制造金刚砂(SiC)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3CSiC+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2∶1 C.1∶1 D.3∶5
今有150ml 1mol/L的烧碱溶液,吸收了2.24LCO2(标准状况),下列有关离子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CO3-等于CO32- | B.HCO3-略多于CO32- |
C.HCO3-略少于CO32- | D.Na+等于HCO3-与CO32-之和 |
普通玻璃中含13%的Na2O,11.7%的CaO,75.3%的SiO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普通玻璃组成的化学式是
A.Na2O·2CaO·6SiO2 |
B.2Na2O·CaO·6SiO2 |
C.Na2O·CaO·6SiO2 |
D.Na2O·2CaO·Si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