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3)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 .79 g置于A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 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 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② 根据D 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装置 |
实验序号 |
试管中的药品 |
现象 |
实验Ⅰ |
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 |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 |
|
实验Ⅱ |
2mL银氨溶液和 数滴浓氨水 |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Ag(NH3)2++2H2O Ag++2NH3·H2O 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
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中出现银镜。
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 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①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
(6)用HNO3清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下图所示是进行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无污染,现象明显的特点。具支试管A中所盛固体下层是无水CaCl2(作载体不参加反应),上层是红热的木炭。实验时慢慢将浓硝酸滴到木炭上,反应即开始进行
且能长时间剧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
|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3)为了探究NO的还原性,可以在装置丁的导气管C中通入一种气体;通入的这种气体的名称是________。
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某常见气体的实验装置,请填空:
(1) 该实验装置制备的常见气体是(填写化学式): 。
(2) 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4) 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 将充满该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Na2O2与H2O和CO2都能反应并生成O2,但与NH3不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受热的试管A中NH4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被加热的铂丝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C中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置漏斗的作用 。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氨气时,用装置①吸收尾气 |
B.按装置②所示的气流方向收集NH3等 |
C.用图③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
D.用图④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混合液 |
(12分)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探究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实验 |
药品 |
制取气体 |
量气管中的液体 |
① |
Cu、稀HNO3 |
|
H2O |
② |
NaOH固体、浓氨水 |
NH3 |
|
③ |
Na2CO3固体、稀H2SO4 |
CO2 |
|
④ |
镁铝合金、NaOH溶液(足量) |
H2 |
H2O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2)该同学认为实验①可通过收集测量NO气体的体积,来探究Cu样品的纯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简述原因 。
(3)实验②中剩余的NH3需吸收处理。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NH3,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
(4)实验③中,量气管中的液体最好是 。
A.H2O B.CCl4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5)本实验应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
①恢复至室温,②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6)实验④获得以下数据(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编号 |
镁铝合金质量 |
量气管第一次读数 |
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
① |
1.0g |
10.0mL |
346.3mL |
② |
1.0g |
10.0mL |
335.0mL |
③ |
1.0g |
10.0mL |
345.7mL |
根据上述合理数据计算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
(16分)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室温下,① 2NO+Na2O2=2NaNO2;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5NO2— + 2MnO4—+ 6H+=5NO3—+ 2Mn2++ 3H2O。
(1)A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无装置D,则E中产物除亚硝酸钠外还含有副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能引起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A.自来水 | B.碘化钾淀粉试液 | C.淀粉 | D.白糖 E.食醋 F.白酒 |
(6)充分反应后,某同学设计实验对E中NaNO2的含量进行检测。称取E中固体2g,完全溶解配制成溶液100 ml,取出25 ml溶液用0.100 mol/L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杂质不与KMnO4反应),消耗KMnO4溶液20ml,求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已知:NaNO2摩尔质量69g/mol)
( 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 ;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 。
(4)为实现氨的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 (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 (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 。
(10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工业废料也可以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废弃的含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硫酸铝溶液、硝酸铜晶体和铁红(Fe2O3)。实验方案如下:
(1)写出滤液A中加入足量硫酸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Fe(OH)3沉淀的pH是3~4,溶液C通过调节pH可以使Fe3+沉淀完全。下列物质中可用作调整溶液C的pH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铜粉 | B.氨水 | C.氢氧化铜 | D.碳酸铜 |
(3)常温,若溶液C中金属离子均为1 mol·L-1,Ksp[Fe(OH)3]=4.0×10-38,Ksp[Cu(OH)2]=2.2×10-20。控制pH=4,溶液中c(Fe3+)=____________,此时________Cu(OH)2沉淀生成(填“有”或“无”)。
(4)将20 mL Al2(SO4)3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80 mL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014届甘肃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化学试卷)
图中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___ _____,在E中装入水,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稍候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答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包含三部分.请分别作答:
Ⅰ(1)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用加热法除去食盐固体中的氯化铵
B.将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提取出来,可用酒精进行萃取
C.实验室制取Al(OH)3:往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D.往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检验FeCl2是否已氧化变质
(2)将10.7 g氯化铵固体与足量消石灰混合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_L。
Ⅱ.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g—0.5g。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aNO2-+xI-+yH+=bNO↑+cI2+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x、y、z的数值分别是 (全对才给分)。
(2)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
(3)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的N2,该物质是 ,
a.NaCl b.H2O2 c.NH4Cl d.浓H2SO4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Ⅲ.向炭粉、Cu和Fe2O3组成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A,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固体B。
(1)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氧元素在周期中的位置是 。
(2)关于固体B的成分,下列选项中可能的有 。
A 炭粉 B 炭粉和Cu C 炭粉和Fe2O3 D Cu和Fe2O3 E 炭粉、Cu和Fe2O3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还可以制备哪种气体________。
(3)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
(4)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作干燥剂.
(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量检查(第一次)理综化学试卷)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与食盐相似的食品添加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
用如下装置(已省略夹持装置)制NaNO2。
已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使用气密性良好的上述装置进行实验,NaNO2的纯度较低。为提高NaNO2纯度须对
上述实验装置或药品进行改进,其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
利用目视比色法(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测定物质浓度)测定泡菜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i:在5个有编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 mL的M溶液 (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l0 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步骤ⅲ:取5 mL待测液X,加入1 mLM溶液,加蒸馏水至10mL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4)步骤ii获取待测液X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步骤iii比较结果与④号色阶颜色相同,此泡菜样品中NaNO2的含量为_________mg·kg-1
(6)用目视比色法证明泡菜中加入维生素C可以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
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