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还可以 。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 水进人②试管,应如何操作?
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Na2O2与H2O和CO2都能反应并生成O2,但与NH3不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受热的试管A中NH4H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被加热的铂丝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烧杯C中发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置漏斗的作用 。
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
(1)甲同学拟用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下同)。
A.将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 |
B.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 |
C.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浓氨水中 |
D.将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 |
(2)如图是甲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 ,集气的原理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证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证明NO2的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氨气具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
③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 。
(3)工业上用NH3制取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氨气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与氧化铜反应,反应后得到三种物质,其中有两种单质,下图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并验证部分产物的装置(夹持装置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能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 ;
B装置的作用是 。
(3)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药品及装置制取氨气并研究其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干燥氨气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选项)。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氢氧化钠溶液
(3)在方框内绘制用小试管收集氨气的装置图。
(4)在实验室中检验氨气可选用________石蕊试纸。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某常见气体的实验装置,请填空:
(1) 该实验装置制备的常见气体是(填写化学式): 。
(2) 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4) 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 将充满该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氨气。
(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U形管B中所放的药品是 ;
(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
A、氢气 B、氧气 C、氯气 D、二氧化碳
(4)试管C的管口处要放置一小团棉花,放置棉花的作用是 ;
(5)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点燃,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为验证此事实,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见D。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制得气体中常含有少量杂质气体,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气并加以检验,请在下列装置或试剂中,根据要求作出适当选择,并将编号字母填入表中的空格处。
(1)装置:
(2)试剂: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d.饱和NaHCO3溶液
e.碱石灰 f.品红溶液 g.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制取气体 |
杂质气体 |
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
除去杂质气体的净化装置 |
收集装置 |
净化装置内 所用试剂 |
检验制得气体所用试剂 |
NH3 |
H2O(g) |
|
|
|
|
|
(9分)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 。
(2)学生甲用装置Ⅰ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过程在烧瓶中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3)学生乙认为,甲用装置Ⅰ实验,无法说明问题。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甲设计了如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下列药品,并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该实验。请你根据他的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稀硝酸锌粒石灰石固体
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CaCO3固体
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⑥用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橡皮塞并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ⅰ)步骤②目的是 ;
(ⅱ)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
(ⅲ)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的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
(本题共12分)
下图是模拟工业制硝酸原理的实验装置。先用酒精灯对硬质玻璃管里的三氧化二铬加热,然后把空气鼓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当三氧化二铬保持红热状态时,移去酒精灯。根据题意回答:
1.硬质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当三氧化二铬红热时,要移去酒精灯,原因是: 。
2.圆底烧瓶里的实验现象是 ,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3.实验过程中,如果慢慢地鼓入空气,石蕊溶液的颜色 。
4.实验结束后,在圆底烧瓶内壁上有时会看到少量无色晶体,写出生成该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
5.新制的三氧化二铬催化效果较好。实验室一般用加热分解(NH4)2Cr2O7的方法制三氧化二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工业上要获得浓度较大的硝酸,往往在稀硝酸中加入吸水剂硝酸镁或浓硫酸,然后 (填一种操作名称)。实验室里保存浓硝酸的方法是 。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 21℃、NO -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
A 、C、 、 、 。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
②装置E的作用是 。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共10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 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氨气通常采用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 ______, 。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中氨的作用是_______剂。
(4)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 。
(2)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 中现象为 ,原因是 。
(4)经上述反应,2.5g 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